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天兵在1917 > 第163章 泄愤(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还是其一。后来在内战胜利,开始经济建设的时期,布哈林还是一贯的特立独行,对于党内开始出现的官僚主义和特权享受的苗头,他是敢说真话,甚至不惜直接顶撞列宁(当然,布哈林当时也是矫枉过正了一点)。

而这一切托洛茨基是绝对做不到的,只能说布哈林这个人有点认死理,只要他自己认为是正确,那么他就会坚持到底。比如最开始他跟托洛茨基关系密切。结成了同盟。但是到了托洛茨基跟斯大林争夺第一把交椅的时候,他这个托洛茨基的老朋友老伙伴。却出乎意料的支持斯大林,来了个漂亮的倒戈一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布哈林觉得托洛茨基当时的路线不对。从某种意义上说,布哈林的这种品质也是难能可贵的。

而正是因为如此,列宁才觉得敲打布哈林没有任何意义,这样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威胁他、恐吓他没有任何意义,如果钻了牛角尖就是不认同你的理念,你就是杀了他也不会改口。对这样的人使手段,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jing力。

这时候,斯维尔德洛夫也才真正理解列宁之前忍让的根本原因,不光是因为导师大人要维护团结,而是他早就知道敲打布哈林没意思。如果不能让这个家伙自己醒悟,拿40磅的铁锤敲他的脑袋都没有用。

“那么说,我们做了无用功?”斯维尔德洛夫有些丧气的说道。

“也不尽然,”列宁笑了一笑道,“对布哈林当然不会有什么作用,但是对托洛茨基却是有用的!”

道理很简单,布哈林是个有坚持的理想主义者,而托洛茨基却不是,应该说他的xing格跟列宁,跟斯大林更接近,属于那种善于、也乐于做交易的政治家。

敲打布哈林的信号,托洛茨基一定能收到,也许这个信号对布哈林没用,但是托洛茨基却不会对这个信号不管不顾。而前面说过了,连斯维尔德洛夫都觉得某仙人选择的切入点很好,所以托洛茨基必然不敢马虎大意。今后他再想歪招的时候,必然要掂量掂量,再也不敢像这回那么yin损了。

当然,这还属于比较明显的好处,这点东西其实列宁并不是特别在意,否则之前他也不会命令某仙人不准惹是生非了,如果他老人家真想敲打托洛茨基,有的是更好的手段。

真正让列宁比较满意的是,李晓峰朝布哈林发难,将所有的屎盆子全扣在了他头上,这会引起布哈林对托洛茨基的jing惕,毕竟布哈林就算哪怕再有坚持,也不容许盟友背着自己随便乱来,没有人愿意替人受过的。更何况布哈林还比较“老实”,他看不惯托洛茨基的手段,说不定就会跟这货分道扬镳。

也就是说李晓峰的举动,无心之中往布哈林心中埋了一根刺,如果托洛茨基以后还不知道收敛,恐怕布哈林第一个就不干了。而这一点才是最让列宁满意的地方,通过微乎其微的付出,就给政敌的联盟之间开了一道裂痕,这样的手段哪怕是无心插柳也实在是太jing彩了。

那么列宁的估计是正确的吗?布哈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真的出现了问题吗?那是很显然的!

事情发生之后,布哈林就气冲冲的找到了托洛茨基,对这个坑爹队友的无耻行径给予了强烈的批判,总而言之,言语之间是很不客气,骂得托洛茨基很没面子。

当时托洛茨基虽然没有翻脸,而且也“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是他心里是否真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是不是真的一点都不计较,那完全就很难说了。

“布哈林同志,我那也是迫不得已,你以为我愿意这么做?”这货苦口婆心的说道,“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俄国,也是为了革命!”

这时候布哈林最大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他就是太天真,太容易轻信别人,瞧着托洛茨基道歉了,他也没有继续计较,只是说道:“那也不能如此的不折手段,影响太恶劣了!”

托洛茨基心里不以为然,嘴上却唯唯诺诺的说道:“说的,我现在也很后悔啊!如果知道后果这么严重,我也不会这么做的!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除了消除恶劣的影响,就是朝前看!我认为,我们除了要防备列宁借此攻讦我们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赶紧让乌利茨基同志回来,只要他回来了,我们就能够扭转被动的局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