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天兵在1917 > 第2章 十年(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拖拉机这玩意儿不错哈,操作简单、比普通卡车的牵引力强太多,价格还便宜。简直是炮兵的福音啊!

于是乎为了达成建立机械化军队的目标,图哈切夫斯基他们就盯上了拖拉机,以至于俄国从国外进口以及本国生产的拖拉机相当一部分都被红军要走了。甚至,那三位还说数量不够,最好是再弄个两三万台才马马虎虎凑合了。

刚性的需求就迫使李晓峰不得不帮着想办法,而且他也有一番小算盘,谁说拖拉机厂就只能生产拖拉机了?苏联的拖拉机厂在二战中可是能文能武,生产坦克装甲车是不在话下。如果能够提前在乌拉尔地区建立一个产能巨大的拖拉机厂,万一苏联在二战初期又悲剧了。不是不用像历史上一样忙着紧急搬迁了吗?

总而言之,李晓峰对拖拉机十分重视,但是老托那边却有抵触情绪。由老托一手把持的重工业人民委员会是强烈地抵制合资建厂,总是说没钱。

以至于后来李晓峰都发飙了,直接来了一招狠的,你不是说没钱么,那老子贷款给你。谁想到老托更狠,又说什么国际—麦考密克公司有间谍嫌疑。是来窃取我国情报的。如果不是后来红军总参谋部。总装备部以及农业生产中拖拉机的缺口实在太大,老托真心是会卡住不放。

对此。李可夫也很是感慨,这年头想做点事儿太不容易了,尤其是想在俄国做点事就更加不容易,不知道怎么的就会有人用莫名其妙的借口攻讦你,让你做不成事。在这个方面李可夫还有些佩服李晓峰,从1928年到1932年,整整四年,某人总算是熬出来了,也算是可喜可贺!

不过当李可夫见到李晓峰的时候,却愕然的发现某人脸上一点儿高兴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是一脸的愤怒,这是又发生什么事儿了?

李晓峰确实是遇到事儿了,还是遇到了无比蛋疼的扯淡的事儿。这些年,他一直都在为二战做准备,都在研发领域进行投入。比如他的北方工业公司就同中央航空动力研究所有广泛的合作,尤其是在车用动力领域,双方的合作是相当的深入。从1925年开始,双方就共同投资一起研发一款柴油机,这项研究一直到1932年终于有了结果,历史上闻名遐迩的b2柴油机终于提前了几年走上了生产线。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接下来问题就来了,当b2结出硕果之后,按照之前的协议,双方是共享知识产权共同生产。可是重工业人民委员会却横插了一竿子。先是要求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买断b2的专利权,糟糕严词拒绝之后,他们又耍花样,拒绝将哈尔科夫第75厂生产的b2柴油机出售给北方工业。

而此时,北方工业正在进行一款划时代的坦克研制工程,整车的设计已经开始,一直在等相关动力系统(北方工业的b2生产线还没有建立起来)装车试验。这么一搞就极大的延缓了北方工业的节奏,耽误几个关键的节点。

在前来跟李可夫会谈之前,李晓峰为此正在跟重工业人民委员乌利茨基交涉,要求对方别故意设置障碍。不过很显然,交涉的结果恐怕是不入人意的。

乌利茨基到没有直接拒绝李晓峰的请求,而是说:“安德烈同志,不是我们故意要设置障碍,而是哈尔科夫75厂的产能确实有问题,到今年11月,该厂总共只生产了35台b2型柴油机。这些柴油机满足我们国内的需求都不够,实在是不能出口!”

这个理由成立吗?可能哈尔科夫75厂的产能确实有问题,可是李晓峰又不是一口气要将这35台都拿走,对于北方工业来说,只需要5台,甚至3台就就能凑活着开始设计工作了。难道3台b2都拿不出来吗?

当时李晓峰并没有说什么,因为说什么都是空的,对方摆明了就是报复,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报复,跟他扯皮有什么用?而更让李晓峰生气的是他还不能报复,他确实有办法让重工业人民委员会不好过,可是真要那么做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苏联,总不能让整个苏联为乌利茨基一个人的错误买单吧?

至少李晓峰没有这么肤浅,不过某仙人暗暗地是下了决心,今后一定要跟乌利茨基算总账!(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川流华桂、秒杀土豆、奥芬、畅饮千杯人未醉、位面通缉犯、光辉的宪章和尤文图斯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