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天兵在1917 > 第170章 基尔波诺斯(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司令官寥寥数语也凸显出了形式的严峻,情况真有那么糟糕吗?

实事求是的说,真有!按照军委之前就地防御等待救援的指示,第三和第十集团军在野地里构筑了一片半径五到十公里的“堡垒”防御圈。不过。因为缺乏重型机械,紧急挖掘的战壕虽然遍布“堡垒”,但绝大多数都不合格,一个一米八的斯拉夫大汉往战壕里以蹲,弓着腰有时也要露出一个脑袋在外面,而战壕上更是缺乏由重武器构成的支撑点。

更糟糕的是弹药缺乏让基尔波诺斯上将大伤脑筋,尤其是榴弹和高射炮弹,几乎都是打了今天没有明天的那种。指望空运更是一点儿戏都没有,野地里可没有机场,而在德军的炮火封锁下。也没有飞机能够降落。

基尔波诺斯只能寄希望空军能给力一点,多空投一些给养,不过问题是。因为战场过于狭小,而且德军又掌控了制空权,空军的运输机只能高空空投,而空军的运输机又相当有限,这导致空投下的那点儿本来就很少的给养相当一部分还落在了德军那边。

久经考验的基尔波诺斯很清楚,第三和第十集团军覆灭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这个时间很快就明着摆在了基尔波诺斯面前,在八月三日,当军委向他传达了解围无望令你部继续坚守的命令后,他就知道最后的时刻要到了。

基尔波诺斯并不打算投降。作为一个军人,一个共产党员。他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他宁愿站着死也不愿意跪着活。在当天。他向包围圈里的部队下达了一项指示:“不愿意继续战斗的人,可以放下武器走出战壕向德国杂碎投降,作为军人你们已经尽力了,我不怪你们。愿意和我一块共赴国难的可以留下,接下来第三和第十集团将会战斗至不剩一个人,永别了,同志们!”

不能说第三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但可以肯定,那一部分绝对是少数,至少在基尔波诺斯下达了这一命令之后,他的部队并没有显著减少,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他和他的小伙子们确实做到了战斗至一个不剩。至少德军最后抓住的俘虏都是因为饥饿和极度的疲劳或者重伤而不能动弹的红军战士,有多少呢?不超过1000人。

对于两个合起来几乎有三十万人的庞大集团军而言,最后仅仅为德军贡献了不到五万俘虏,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被包围之初的混乱中被俘的,这个比例可以说是惊人。除了东亚战场少数鬼子做到了类似的事,也就在没有其他了。

对于苏联红军的顽强,套用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的话来说:“在苏莱尤维克这个豆大的鬼地方,我们遇上了一群有着极高战斗素养的斯拉夫人,这帮该死的俄国佬,让我伤透了脑筋……”

在八月四日凌晨,察觉到红军救援部队主力开始撤退之后,德军陡然加强了对第三和第十集团军的打击力度。静悄悄的黎明过后,漫天飞舞的炮弹宣告了德军进攻的开始。成群结队的二号坦克和三号坦克在装甲掷弹兵的掩护下向红军的阵地发动了一轮轮潮水般的进攻。

面对着众多的敌人,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斗志,不止一次有战士抱着炸药包同敌人坦克同归于尽,不止一次有红军战士打掉最后一颗子弹,然后毅然决然的拉响手榴弹冲向涌上来的敌人,他们用最顽强的斗志和不朽的精神告诉了德国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从黎明一直持续到日落,真不知道德国佬是怎么想的,在这天晚上,他们居然冒冒失失的派出了谈判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要求基尔波诺斯和他的小伙子们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这种自讨没趣的做法非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适得其反——为了保卫祖国,为了捍卫苏联红军的荣誉,尊严感和使命感驱使每一个第三和第十集团军官兵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去死团团员、胖子飞啊飞、大爆炸理论、彪骑兵和hzwangdd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