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天兵在1917 > 第491章 关门打狗(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么预定炸药威力半径是多少呢?大约是50英尺,所以带入公式就是n=(503x0.162)(1+10%),最后n=。当时苏联的炸药包四个为一公斤,也就是说一共需要5568.75公斤。也就是说一共需要五吨半梯n梯炸药。

上面这些计算都是有苏联红军的工兵完成的,因为土八路普遍文化不高,这种“高深”的技术活还真玩不转。据李克申回忆,在他们施工的时候,苏联红军的工兵要跟着一起爬进坑道一段一段的测量。八路军的工兵们就分成两拨,一左一右,成个y字形斜着往上挖。一直到红军工兵说好了为止。这时候已经挖到了鬼子的脚底下,然后就开始挖出四个十字形的坑道作为药室,每个都有一间房子那么大!

期间,最让人紧张和担心的就是日军的袭扰,因为据侦察兵反应敌人似乎有所察觉,也在上面向下挖地道截击。于是八路军战士是连夜往坑道里搬运炸药,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敌人抢先导致前功尽弃,根据八路军战地记者披露:“……接敌愈近,工作愈难,至作业末端将达敌堡垒下部时,敌已有所发觉亦急做坑道,欲以破我计划……据事后调查,若再迟一日则敌必能切断我坑道,而使我功亏一篑,斯亦幸矣!”

8月25日深夜,五吨半炸药被填入了日军脚下,而后由苏联红军工兵连长鲍里斯大尉亲自给炸药装置引信、连接电线,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电线拉出坑道外。

在这一整天,八路军炮兵都在猛烈开火,尽全力分散敌人注意,掩护工兵作业。而最后的爆破时间定位26日零时。根据八路军战史记载,在当晚11时,彭帅亲自下令让参与攻击的115师和129师官兵撤出爆破圈威力半径之外,这时响了一个礼拜的枪炮声才渐渐停息。此时鬼子也感到了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开始在土堡垒周围探头探脑打探情况。

点火装置安放在115师344旅688团指挥部,距离敌人堡垒约500米远,团长韩上将陪同苏联顾问库利科夫中将和旅长徐大将、师政委聂帅一起抵达现场观看,当时在指挥部里为了保障点火万无一失,一共准备四台点火装置,韩上将、库利科夫中将、徐大将及聂帅各持一部。

不光是点火装置准备了四部,为了万无一失,还备份了一套常规的导火索引爆装置,由李克申亲自点火,多年以后他还记得:“这是两米长的缓燃导火索,每秒钟燃烧一厘米,就是说,点燃后,我有充足的时间离开点火点。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慌。我身后就是王营长,他和聂帅一起对过表,分秒不差!当时他一手提着野战电话,随时待命叫我点火。而我则蹲在坑里,一手捏着导火索,并把火柴头按在导火索上……”

可能有同志比较奇怪,点个火还那么夸张干什么,为什么非得把火柴头按在导火索上呢?划燃火柴再去点火不久行了!外行了不是,为了安全起见,火工品都是有安全保障的,比如说导火索就是明火点不燃的,只能借助火柴头瞬间爆燃的能量才能点燃。还比如梯n梯炸药,一般人的以为炸药很危险,一碰就炸。其实不然,几乎所有的军用炸药都要做钝化处理,摔一下磕碰一下,甚至用明火烧一般都是不会爆的,必须要用专门的起爆药做引子,那才爆炸。

零时整,随着聂帅一声令下,李克申赶紧点燃导火索,然后跟着营长飞快的跑出爆炸范围,当他们抵达安全位置之后,指挥所里的四位将军元帅一起按下起爆器。

一开始没有什么动静,但是过了几秒钟,大地颤动了一下,然后就剧烈的抖动起来,很像地震,指挥所里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的摇动了起来。站在外面的李克申看到一道火焰冲天而起,把鬼子的土木堡垒连顶盖都掀掉了。很快,一股浓烟从破开的“天灵盖”里蹿了起来,浓烟中可以看见鬼子的尸体、枪炮和其他军用设备喷了出来,这道浓烟足足有两百多米高,停留在空中久久都不会消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