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在济州(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七十九章 在济州(2)

【276章改了两次,都没通过,我准备再试试,等解封估计在下周了!】

现代的香料概念与大航海时期的香料概念完全不同。现代的香料概念是指香原料和香精的统称,如沉香、檀香、龙涎香等。而大航海时期的香料概念又可称为“香辛料”,多指食品调料。

15世纪人类发现及食用的香辛料有胡椒、丁香、肉桂、肉豆蔻、多香果、藏红花、香荚兰等。其中胡椒、丁香、肉桂、肉豆蔻,是西餐里的四大天王。就拿胡椒来说,这玩意在中世纪的欧洲被誉为“黑黄金”。

这些香辛料不仅是食品调料,同时也是神奇的药品。对以肉食为主的西方贵族来说,香辛料是不可或缺的商品,这也是殖民者向东开拓的动机。

华夏对香辛料的认识,最早体现在药用上,较早的《唐本草》就有记载胡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后世百姓熟知的八角、茴香、桂皮、香叶、沙姜、当归、荆芥、紫苏等香辛料,用于食品添加还是在明清后。

在众多香辛料中值得一说的是辣椒,有考古学家估计,玛雅人在西元前5000年就开始食用辣椒。西方冒险者发现新大陆后,将风铃椒带回欧洲,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却无意推广了辣椒的传播。

辣椒最早传入华夏是在明朝时期,但最早食用辣椒却是在清乾隆年间,普遍开始吃辣椒要至道光后。作为食品调料里的后来者,辣椒以独特的“辣感”瞬间俘获了大批吃货。在华夏,辣椒一出,其他香辛料莫能争锋。

水字结束,说回正题。

李家兄弟俩来到大市场香料区,立刻被各铺里浓郁的香气所吸引,李钟一大口吸气,好似多吸几口,就能占大便宜一般。

各铺里的伙计对兄弟俩的“土冒”举动见怪不怪,依然热情招呼着两人进店一览。

一肉桂铺的伙计一瞅兄弟俩的穿着,立即用流利的朝鲜话,邀请道:“两位贵客,本店有上好的锡兰肉桂,还有平价的明朝肉桂,价格公道,品质保优,欢迎进店洽谈!”

李钟二点点头,与大哥李钟一走进铺中。

请兄弟俩就坐,伙计取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用碟子盛放着几类肉桂样品与特制的肉桂粉末。

伙计笑道:“这些都是本店的畅销货,两位贵客,不妨品鉴一二。”

香料的生意,兄弟俩根本不懂,李钟二不想露怯,于是装模作样地又闻又尝,很有行家的派头。

见此一幕,李钟一不由得暗笑。不过在问清楚价格后,他就笑不出来了。

支开店伙计,李钟一附在李钟二耳旁道:“这肉桂价格太贵了,咱们买回去,能快速脱手吗?”

李钟二想了想,说道:“大哥,平安道售不完,可以卖去北方,那里的女真人以杂食为主,或许需要这个,我们正可用香料与他们换毛皮、人参,这买卖亏不了!”

李钟一赞同道:“还是老二你想得深远,咱们这次买些回去,先试试水!”

拿定主意,李钟一向肉桂铺的掌柜讲明需求。掌柜开好一张购买单,交给李钟一,让其直接去码头仓库交钱取货。

对于这种交易方式,李钟二只觉新奇,但仔细一想,又想通了其中的便捷之处。

于香料区逛了半个时辰,要买的都买得差不多,兄弟俩正准备离开,忽然在转角看到了一间古怪的铺子。

“无辣不欢!”李钟二看着匾额上的几个大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进去瞧瞧!”李钟一大咧咧拉着李钟二进了店铺。

店铺的伙计见客人登门,急忙走出柜台:“欢迎光临,两位贵客想买点什么,本店有台南椒、金兰椒、还有宋洲本土椒,都是上好的干辣椒,味道纯正!”

“请问这辣椒为何物?”李钟二好奇道。

“辣椒乃我宋洲特产,味辛,性热。能温中健胃,散寒燥湿,发汗。两位恐怕没尝过济州的美食涮火锅吧,等两位品尝,就能知晓其味道了!”店伙计神秘一笑道。

李钟一问:“可否拿出样品,让我二人见识见识?”

“两位稍等!”店伙计说着,打开身后的一个布袋,从袋里抓了一把,递到两人面前,说道:“这便是辣椒!”

李钟二接过一个红腾腾的辣椒,放在鼻尖闻了闻,有一股辛香,轻轻咬了口,舌尖立刻感受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痛感。

“这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毒药不成!”大哥李钟一大口咀嚼了半个辣椒,此刻说话都有些大舌头。

店伙计有些不悦道:“两位可别瞎说,辣椒怎会是毒药,我刚刚就言味辛性热,是你两位说要见识见识,我才好心拿样品给你两位。”

李钟二赶忙拱手赔罪道:“是我二人无礼了,还请阁下借口水,让我二人漱漱口!”

见李钟二还算态度诚恳,店伙计稍稍消了气,从柜台上取出自己喝水的葫芦,递给两人。

一番漱口,舌尖的痛感减轻,兄弟俩没了好奇的心思,便向店伙计谢过,告辞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