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处处烽火(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处处烽火(下)

西苑,万寿宫。

落针可闻的宫殿内,只能听到雨水的滴答声。

如坐针毡的一帮大臣无人开口,朱厚熜环顾一圈,说道:“几年前,也是在这殿中,有人向朕言,宋洲夷人不过癣疥之疾。”

闻声,严嵩急忙匍匐于地,请罪道:“臣一时糊涂,还请陛下责罚!”

“严阁老何罪之有,罪在朕身,不能早早看出宋洲夷人的狼子野心。眼下这个局面,诸位爱卿,可想出什么应对之策?”朱厚熜先揽了揽责,随后询问道。

刚刚补入内阁的徐阶,起身禀奏道:“陛下,欲平东南之患,应先缓九边之战。昔年,刘六刘七之乱时,宋洲夷人便凭借船坚炮利闯入南畿,掳走我朝大量百姓,如今,宋洲夷人趁我朝与鞑靼交战之际,侵犯东南,估计是想行昔年之旧事。”

“宋洲夷人,船坚炮利,我堂堂大明,千万生民,难道就造不出坚船利炮?”朱厚熜质问道。

徐阶心里很想说,自正德朝加强海禁以来,若不是沿海还有走私船存在,估计现在的大明连两桅以上的大船都要造不出。

一帮大臣又陷入鸦雀无声的境地,朱厚熜只得示意还趴在地上的严嵩起身。

严嵩徐徐爬起,落座后,接朱厚熜的话,说道:“对于夷人之船,微臣略有知晓,正德朝,一名曰弗朗机的西夷曾盘踞広州不肯离去,后来还与我朝发生了数场海战。战后,我朝缴获了西夷战船一艘,弗朗机炮数门,由此才有现在的火炮雏形。夷人之船,尖底软帆,利于远航,非我朝水师作战佳选。”

朱厚熜点了点头,没在纠结船坚炮利之事,而是问起是否该与俺答议和。

从九镇返回的山东按察司副使赵时春被朱厚熜点名,让其发表看法。

赵时春乃少年神童,七岁时读书善记,并有军事禀赋。当时,赵时春同一群小孩玩耍,他就能张列旗帜,有如兵法一般部署指挥。

嘉靖五年(1526年),赵时春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调任兵部武库司主事。因不会“说话”,两次被黜为民。嘉靖二十九年(1548年),赵时春被起用为兵部职方主事,历任山东按察兵备佥事、山东按察司副使。

赵时春硬着头皮,如实答道:“以眼下九镇兵之战力,想击败鞑靼人的军队,绝无胜算,陛下当以练兵为先,再徐徐图之。”

听得此言,朱厚熜虽有些不喜,但还是没有怪罪。

徐阶借此,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应精选能臣,提督军务,巡视南直隶。”

朱厚熜问道:“子升心中可有人选?”

徐阶道:“臣举荐右佥都御史王忬!”

王忬,字民应,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兵部右侍郎王倬之子,文学家王世贞之父。

嘉靖二十年(1541年),王忬考中进士,才学通敏,为时所重,授行人,迁御史。劾罢东厂太监宋兴,颇有政声,巡按湖广。二十九年,复巡按顺天,筑京师外郭(永定门城),修建通州城,建筑张家湾大小二堡。就在今年(1552年),王忬出外巡抚山东。

“惟中,你意下如何?”朱厚熜向严嵩问道。

“臣无异议!”事关朝廷安危,严嵩难得对这个人选没有表示反对。要知道,严嵩素不悦王忬,王忬之子世贞又积怨于严嵩之子世蕃。

决定了提督军务,巡视南直隶的人选,朱厚熜又与几位大臣商定了各沿海地区主持戎政的人员。

闽粤两地防务,严嵩力举自己的心腹胡宗宪。

胡宗宪,字汝钦,一字汝贞,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进士,现任湖广巡按御史。

登莱两府的防务,徐阶举荐了初有名声的戚元敬。

戚元敬幼年时风流倜傥,极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其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元敬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现散居闲职,被打发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

宋洲夷人虽未在辽东有大动静,但也不得不防,赵时春举荐了两人,一为宣府副总兵麻禄,二为宣府游击将军马芳,这两人可堪大用。

历史上,明朝辽东将门家族除了赫赫有名的李成梁李家,其实还有麻禄麻家,马芳马家,以及天启、崇祯年间的祖大寿祖家。

麻禄于嘉靖年间,在大同与宣府等地与鞑靼右翼诸部作战,既没有对俺答汗取得大胜,也没吃什么大亏,非常艰难地当上了宣府副总兵。

能混到副总兵之位,且是在仇鸾霍霍宣大两镇的情况下,说明麻禄还是很有实力的。

相比籍籍无名的麻禄,他的两个儿子麻锦和麻贵或许更为人熟知。隆庆年间。又是鞑靼人进攻大同,多个地方的将领守城不利被罚,这两兄弟因守卫有备,安然无事。麻锦最后当了总兵,麻贵也在大同、宣府、宁夏等地作战,在李朝当过备倭总兵官,是壬辰战争第二阶段明军实际最高指挥官,击败过加藤清正,麻贵同时也是继李如松之后的辽东总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