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奇幻 > 奇物异志 > 塘上轻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颗细小的胭脂粉尘滴落,砸在藤黄木桌上轻轻弹了一下,还是不如穿堂而过的那么一阵清风。

今日发生在镇子上的有两件大事。一件是许家公子出殡,一件则是魏氏少爷娶亲。

一身绫罗绸缎的新娘坐在镜子前,她眉眼俊逸,青黛朱唇旁有一细小的黑点。

坐在梳妆镜旁的是她的母亲,这个年岁其实不大的妇人显得比平常人都要老一些。她轻轻抚在新娘头上的那只手,酱红色的手背布满坑洼和青筋。

“我还记得,你刚出生时就这么巴掌大的一点,当时刚露出个头时就哭,吵得人心烦。后来,她们把你塞到我的怀里,让你叼着我的一边,你呀,没有牙的嘴就那么扒着我,努努嘴狠命那么一吸,把我吸成这么个老太婆,自己个倒是出落的亭亭玉立。”妇人说着话的时候,眼泪却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新娘一直安静的听着,她望着镜中的自己,红装粉面,却心如死寂。

“娘,我想最后再去见他一面。”新娘说着,身后的妇人哭声不止。

从隋城周边的山岭绕去,邓州界上是大片大片的开阔平原,而在必经之路上,则迎来了第一个避无可避的途径点——双河镇。

此地往北,沿宽阔平原纵马驰骋可直达邓州。旧时曾有王帐驻此,因祸事纷扰其后人改名换姓,于当地开辟门庭,其郡名为汝南。

沿小路一直往前,悄咪咪的躲过这最后一道关卡便见前方路口有个长条竖起的石碑,上书有“双河镇”三个大字。

一路上灰头土脸的吴红英这才多了几分神彩,她欣喜道“终于有人家了,谢天谢地,我得赶紧洗个澡换身衣服。”

而同行的顾湘君却和她不一样,身上衣服不仅纤尘不染甚至连连日来行走半点汗臭都没有。

当然,按照这位仙子的解释是“我可是仙女,你知道的,仙女都是不流汗的。”

其实,准确点的说法乃是天人不露衰,即衣身洁净,不落庄严。

从有了福生过度给的仙缘后,顾湘君自发的便开始进行辟谷。体无五谷浸染自然不需要排出什么秽物。

而相对的,福生则得保持正常的饮食,他现在的境界开始回涨,隐约又要触及当初跨过去的那道门槛,急需大量补充。

打眼一扫,沿途村庄农田分立道路两旁,有鸡犬相闻。

往那笔直大路向前,则宽阔无边。看着远处的山野,见天色晦暗,福生道“还得加快点步子,晚了也不怎么方便打尖。”

当然,吴红英可比他还要积极,脚步一点,人已经飘至前方三四丈外,身姿腾挪间,有如田间野鹤。其腿上捆绑的两片大黄甲马正熠熠生辉。

从沿路来时,遇见的那伙送葬的队伍,不难推测,前方会有个比较大的镇子。而真临近了,才发觉,这双河镇比自己想的还要气派些。

镇门口立着的数道牌坊宛如庙门,其中,多是些三间四柱的冲天式,夹在街道中间,大路之上,其雕花玉楼精美绝伦,端的是气派森严,典雅非常。

出身名门的吴红英自然是识货的,她一眼看过去,嘴里那是啧个不停,旁边顾湘君看的迷惑,她问“这是到了哪儿了?怎么这么多宫门。”

还保留着大部分在云霞天宫时的记忆,顾湘君所认为的乡镇那必然都是些苦哈哈的地方,能有个像样子的歇脚店就不错了。

而随着时代变迁,一些个豪门氏族在地方上可谓是传承悠久,称呼一声土皇帝都不为过。

这些,福生是有所见识的,他解释道“此地旧时归为汝南郡,应当隶属那支传载千年的名门旁系。门阀之间多有攀比,这牌坊也就是门面,自然都要比谁家建的多建的好。”

当然,这种穷奢极欲倒也还有一些个好处就是惠及地方。

不少财政支出都是由这些个大门大族贡献,而地方上许多事情也是由他们来进行处理。官府在很大程度只担任个担保人的角色,而本地龙头自然也会更多的照顾本地人,只不过,这类地头往往还有个通病就是自视甚高,常常看不起外乡人。

于是,在入店时,当店家看见带着两位古怪少女的道士要求两间房时,那老板捏着胡子,一副你们这儿玩的还挺花的表情,懒散道“一百八十文,不包饭菜。”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身上没带银子,只能把目光看向吴红英的福生忍着老板鄙夷的目光,在清点完账目,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上了楼梯。

“热水在后面,自己烧。”丢下这么一句,老板掩上房门自顾自的骂了句“那个小瘪三跑哪去了,也不知道来招呼客人。”

环视了一圈,吴红英对这便宜屋子倒也不嫌弃,至少这还有个象征性挡一挡的屏风,虽然,它看起来破破烂烂。

“走了这些天,累死我了,湘君,咱晚上可不陪你逛街了,洗个澡后,我要好好的睡上一觉。”

顾湘君将随身佩戴的那把剑放在桌上,她刚想回复好友的话,突的鼻子抽动,似乎闻到了些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