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剑道我为峰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出照屋梁明。

玉门城外,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就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场面气势磅礴,浩浩荡荡。

诸位将领分别领军在自己军队阵前,在他们身后便是众多副将。

经过一众的商量最终得出的结论。

夏妙淳准备让李沐春担任左领军将军,统领一支拥有三万人的骑兵、步兵、弓弩手为一体的先锋军,这道军令一下来,那是给李沐春愁得直在原地来回踱步,他李沐春何德何能能够带三万人的军队啊?

不过徐懿倒是在一旁安慰,加上泸湛的说辞,李沐春一想到这两人,心中顿时又放心了不少。

一位是年轻时在城中管理过军队,另一位则是如今岁数与自己相差无几的将军。

夏军一直以来就是以军纪严明着称,私底下有多休闲,一旦到了正式局面,机动力与集结力是最为拿得出手的。因为行军时间紧迫,夏妙淳留下了曹炎、项风以及诸葛松三位将领负责统领剩余兵马,这三位都是以前在私底下征讨大申关外这些城池与据点时候的老将领了。此次行军,由夏妙淳为首,一方中军,三方领军,四方护军为辅,一共五十余万人的庞大队伍先行出发,之后的兵马再由那三位将领陆续输送带领至前线。

军队集结完毕,夏妙淳一声令下,军队整齐划一,热火朝天的往前方那座相隔百里的拒虎城大举前进。

城中百姓听到此番动静,都纷纷想要出城看上一番,于是在很早的时候,城门口就堆积了数百人。在看着那密密麻麻的队伍前进之时,这些大申的居民肯定还在疑惑。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让他大申碟子看没看到已经没有任何异议了。

印着“夏”字的火红旗帜在军中随风飘扬,队伍里将士们的眼神炽热且坚定,这是一种不破不立的气概使然。

女营的那些个将士是被安排在后方与李奇的粮草部队一同前进的,因为这个安排使得他们“苦不堪言”,因为无法见到少王爷身披铠甲的模样了嘛。

这个时候的李沐春绣袍银甲,在其身旁两侧同样是身披轻甲的泸湛与徐懿,他们与距离总领军的夏妙淳并不远,只需稍微抬眼便能见到,而与他们并排的那一支军队则是由夏立新与奉虞带领的,总共也是三万人的军队。

因为靠的近,夏立新骑马靠了过来,问道:“有什么感想?”

李沐春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反问道:“不如二公子先说说自己的感想吧?”

没想到夏立新爽快的点头道:“手抖,心跳加剧。”

“没出息,一看就没见过大场面。”,李沐春笑道。

夏立新斜眼看向李沐春,后者那两只紧紧攥着缰绳且发抖的双手可没有丝毫的说服力。

行军至途中,前方军令传来,要让速度再往上提上一提。

大申曾经有一支队伍,十万余人,日行三百余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军三十万人拿下,是大申第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等到大申的士卒冲杀至主帅军营将其抓住之时,他都还处于恍惚状态,因为相比军中谋士的推断,大申这支急行军足足快了十天的时间。此人便是如今大申的乐正将军,封“风行侯”,做出此等壮举的那一年,乐正刚满三十岁。

正是因为大申在争夺大同圣州这一州之地的时候,军坛与文坛两者皆是百花齐放,且年轻人屡立奇功,为大申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而夏妙淳之所以如此信任这支军队,就是因为在自己军中看到了当年大申蒸蒸日上的模样,这一批无论是自己内部年轻人还是外来援助的,都让他十分骄傲与欣慰。

少年豪放!欲立战功于沙场!

后生可畏,来者难诬。

果不其然,凭借这一鼓作气的态势,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这支庞大部队就已经在先前为了囤积粮草的据点停了下来。夏妙淳下令修整个把时辰,自己则与军师禹承来到一座略高一些的山坡之上遥遥看去,虽说前方还是一片宽路,但是在夏妙淳眼里,似乎已经看到了那座心心念念的拒虎城。

“我们今日如此大张旗鼓,想必拒虎城那边已经有所察觉了吧。”,夏妙淳说道。

禹承则是不然,“那倒不一定,经过前些年的铺垫,那大申在这关外附近的碟子早已放下戒备,说不定如今已经尽数归于城内,在下估摸着等到我军再次推进百里,他们方才有所察觉才对。”

夏妙淳闻言笑了起来,“如若真是这样,那么让拒虎城提前准备的时间又折扣了不少。不过即使这般,也不能小看了那位张督军的盘兵布阵以及临阵的应变能力啊。”

禹承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毕竟一个人能够掌管大申最为险要且重要的边塞城池几十年的时间,如果这等能力都没有,那也就枉为我们为其准备了这些年的时间啊。”

“哦对了,给我们少王爷安排的事情办妥了没有?”,夏妙淳突然问道。

禹承挥了挥手中羽扇,“自然是办妥了,不过那位老宗师性子古怪,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就看我们少王爷能否入他法眼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