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剑道我为峰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义者,天理所宜,民心所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二章 义者,天理所宜,民心所向

李平庚将桌上的茶杯拿起又放下,作为以前在大申既做过官又从过军的人,对于大申,少说还是有些情感的。以前的住址原本在那离着伏龙城不远处的乡县之中,在儿子从军战死沙场无人问津之后,便选择带着当时年仅一岁的李庆元悄然离开了那里,最后选择在这采涛郡定居下来,选择在这湖对岸安家,以渡船以及钓鱼谋生。

李庆元从小便嚷嚷着要从军,一直询问着自己爷爷的意见,只是李平庚一直未曾给自己孙子确定的答复,一直搪塞过去。

准许,但是又不由得想起大老远为自己儿子收尸时的惨样,不准,是因为看清楚了当下大申的境况。

对于这支一直从北即将要达到大申南部的夏军,这位老先生兼老将士其实内心是矛盾的,书中可没有告诉过他李平庚可以通敌卖国,但是面对如今这般的大申,这位老者又不得不思考,如此轻易便取得圣州大半江山的大夏,是不是真的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正好,作为大夏将领的李沐春今日坐在此处,也算是李平庚逼迫自己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是继续做大申的子民,还是迎接新天地的到来。

“大夏,是个什么样的?”李平庚问道。

“先生心中其实早就有了答案,与先生心中所想相差无几。”李沐春回答道。

李平庚笑了笑,说道:“你怎么就知道我心中的大夏是个什么样子的?”

“猜的,也不知道准不准。”李沐春笑着抿了一口茶水。

李平庚也没再多问,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站起身来说道:“不知李将军需要多少支船只?”

“能让我军一次过湖最好,军中赶造出来了十数支,如果老先生再借我十支,那便再好不过了。”李沐春也将茶水喝完,然后起身抱拳道。

“那便借你一支大的。”

说完,李平庚便招呼着自己孙子过来。

“去把那一面帆升起来。”

李庆平点了点头,然后便跑向屋里头。

李沐春笑了笑,又作了一揖。

之所以会来找一处看上去并不像渡口的小屋子借船,是因为早些年离开采涛郡之时李沐春便发现,这位辞官隐居于此的李老先生在这采涛郡的人脉以及势力似乎并不只是像他们爷孙居住的小房子这般小。

之前在春天渡与那位官员交谈之中得知,在这所有渡口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位隐藏极深的东家,这些渡口明面上是归大申所有,其实也是大申租借某位的。

这个背后的大东家,李沐春其实早就猜到一二。

李庆元推开一扇陈旧的木门,在这间渡口旁的小屋后,便是那鸿淞湖畔,能够十分清楚的听到浪花翻滚的声音。在离着小屋不远处便是几阶石台阶,台阶下只听停着几艘拴好绳子的小舟,在这岸边,还有一张好似从某支船上卸下来的船帆。只见李庆元蹦跳着将绑住船帆的绳子解下,这张船帆便随着湖边大风迅速张开。

“进入采涛郡,我相信贵军定然不会有所阻拦,还恳请李将军善待郡县之中的百姓。”李平庚作揖道。

李沐春立马将老人扶起,说道:“大夏从来没有进城掠夺百姓一说,我们军中存有钱粮,按照惯例,每攻陷一城,若有损害到其中百姓,必然会分出一部分用以补偿,这次采涛郡也不会例外的。”

老人笑了笑,“看来这即将到来的新天,还是一片晴空万里。”

李沐春想了想,还是问道:“李老先生肯否与我一同入郡?”

李平庚摆了摆手道:“这就免了,我跟庆平待在这里甚好,无人打扰,清闲的很。我打算等到庆平再大一些,就将其送往郡里学塾中去,让他多读几年书,以后。。。好在你们大夏,谋个一官半职。”

老人话里有话,李沐春自然听得出来。

“不必太过担心庆平的仕途,我相信,大夏自有安排。”

李平庚嘿嘿的笑道:“那便先谢过李将军了。”

随后,两人一同来到屋后头的湖岸旁,李沐春看向那扬起的陆地船帆,湖面上是雾蒙蒙的一片,湖水还算是清澈,比起之前初到采涛郡的时候要清澈不少。

“正就让庆平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李沐春问道。

李平庚转过头来,愣了愣,“此话怎讲?”

李沐春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位老人虽然文武兼备,但是终究还只是一位凡夫俗子。

“让他读书为官仕途,还只算是平淡一生?”老人有些不解。

李沐春苦笑道:“是后生没说清楚。”

李沐春摸了摸下巴。

“你孙子的天赋,可不只是能为官仕途,我或许可以。。。为其引荐一二,看能否送去某座书院去,就看老先生舍不舍得了。”

在刚刚见到这位少年的时候,李沐春便能清楚的感受到一股不一样的气息,是灵气与某种东西的结合,这种感觉,在以前还是练气士的是时候,李沐春在荷巧身上感受到的一样,只是深浅不同,但终究还是有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