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的王朴 > 第八十六章 放粮赈灾 藩镇苗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十六章 放粮赈灾 藩镇苗头

“呵,牙尖嘴利的小儿,实在叫人失望呀,原本还道这家伙能是个耿直汉子,孙老看走眼了。”周遇吉嘴里所谓的孙老是指帝师孙承宗,他们在临出发前孙承宗托人送来一封亲笔信,苦口婆心的叮嘱他俩,信中说:王朴惊才艳艳,谨怀报国赤心,奈何少年心性,进取有余而欠思虑,不免与朝中诸公过于牵扯,帝疑之,隔阂日盛,实为无辜,劝君等与王朴部竭诚相助,其人重情义,将来辽东万一有变,可赖神甲营救援。

“孙老总把武人往好处想,这个王朴野心勃勃,绝非善类。”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哦,何以见得。”

“周大哥听说过王朴悖逆父母的传闻吗。”

“嘶,有这事?原来是个逆子。”周遇吉倒吸一口凉气,讶然咋舌道:“怎的朝廷还敢用这样的人。”

“我也奇怪,但是看了京畿守御这般糜烂,想来是不敢动他吧。你看他千里勤王,还一战成名,但凡做大事敢为人先者,非大奸即为大忠。他都不孝了,那忠君实不可指望,那就只剩下野心这一说。”吴三桂苦笑道,在军马开拔前,他那外公祖大寿亲自去山海关城下给他践行,私下交待了几句怪话:王朴若忠于朝廷,便不得留,尽力而为之。

吴三桂在路途中念念不忘这一番意味深长的怪话,近些年的关宁军渐呈藩镇苗头,外人以为他们富贵险中求而已,实则是骑虎难下,大明朝杀起功勋来可从来没有过手软啊。故而外公的怪话他听出了弦外之音,关宁军要养寇自重才能自存,若是神甲营把贼军剿尽,甚而屡破东虏,关宁军便处境堪忧。有两条路可破此局,其一,拉神甲营下水,一起养寇自重。其二,听说皇帝甚恶王朴,正可寻机除掉他。

“哎,朝廷用人太失策了,王朴和左良玉比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这,这般可不妙。”周遇吉忧心忡忡道。

“咱们若能除掉王朴,皇帝会不会重赏我们呢。”吴三桂轻声嘟囔了一句。

“就像除掉满桂,赵率教那样吗,哼。”周遇吉怒瞪了吴三桂一眼,冷哼道,他只是为人重情义,又不是呆蠢,近些年祖家和吴家排挤同僚,与满桂,赵率教等人不和,满赵两人就蹊跷事儿一桩接一桩,他是关宁军的老人,自然是早闻出味儿不对了。

“周大哥,你这话却是没来由啊,小弟我不懂。”吴三桂作不解状,叫屈道。

“你,你若不懂,那真是老哥我太多疑,在此赔罪,但,老哥有些话不吐不快。”

“周大哥,请明示。”

“我一个粗鄙武夫,哪会玩明示暗示那文人的一套,只不过唠叨碎嘴而已,咱们辽人就剩下这么点人了,你是咱辽人的年轻一辈中有韬略的,家世也有,缺的是一个夸功机会,哪天东虏再打过来,记得要有骨气,别给辽人,咱辽军丢脸。”周遇吉和颜道。

“是,周大哥所言极是。家父也是般说过的。”吴三桂嘴上连声附和,心里却在暗暗嘀咕:记得要有骨气?这话是何深意,他是说大凌河新城会失守吗,还是说怕我会降了东虏,哼,老棍棍太也不识好歹,怪不得外公要将他赶走。

“如今东虏的血海深仇又有几人还能在意,嘿嘿。”周遇吉憾然摇头不已,许是念及苦涩处,眼中微有莹润。

光溜溜的街面,唯有巡逻人马身上甲胄齐震给了通州城些许生气,王朴吩咐亲兵连夜去备酒席,左右无不错愕,林昌兴问道:“王朴何故在意这吴三桂,他是什么了不起的来头啊。”

“怎么吴三桂不该请吗,他好歹是个游击。”王朴奇道。

“我明白了,大人是想离间吴三桂和周遇吉两人。”刘一山作醒悟状道。

“那,那可属实是妙计也。”林昌兴也回过味儿,顿时心折不已。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这事做的不对。”王朴蹙额问道,他也不是呆蠢,林昌兴言不由衷的痕迹太明显了。

林昌兴瞥向刘一山,后者却在斜望屋梁角落蛛丝。

“但说无妨,我何时有因为说真话怪罪别人。”王朴催促道。

“大人是不是和吴三桂有过往交情呢。”林昌兴却反问道。

“那当然没有。”

“那大人怎么可以夜里请他来赴宴。”

“啊。”王朴恍然,这三更半夜的请人来吃饭,确实不合理,且还是突兀的邀请,不给人留下准备的余地。念及此,不禁羞恼道:“我睡迷糊了,听到吴三桂这个名字,就失了分寸。”

“不妨,旁人皆以为大人是在故意耍人家呢,我们明天再说把。”林昌兴一脸嘚瑟的阴笑道,心里却在琢磨:大人一定是在哪里听到过吴三桂,只是个中情由难以示人,这倒是古怪啊。

王朴点了点,正当时要叫停备宴,却有亲兵禀报吴三桂在城外求见。

冷风嗖嗖的城门下,专事接待的亲兵王五持手令,命值守兵卒打开了城门。从城外鱼贯进来十余轻骑,当先一个面如冠玉,眉宇含威的小须汉子,全身披挂淡蓝色的棉甲,一望即知非凡的神骏坐骑踏蹄不急不缓,从容而不失翩翩,令人见了无不打心里称赞一句:这便是人中龙凤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