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李三古堆 > 第54想攀高枝?没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甘牯子想叫救人的事,于是立即去购买绣品。大米太沉,不好携带,最后还是放弃,改为买西正阳的葱饼。

准备齐当,当下甘牯子就将铺子交于两个徒弟,将一双儿女交于自已在正阳城里的妹妹,孩子的姑姑带几天。

而自己呢,则租了一头小毛驴当脚力,让老婆甘史氏坐上去,将绣品、葱饼打成包裹缚于毛驴上,自已就牵着小毛驴上路了。

出正阳关镇门的时候,有红军的岗哨,他们问了一下去做啥,听说是串亲戚,就放行了。

甘史氏的娘家在芍陂。距寿县城约十五华里。芍陂也是很有名的地方,历史悠久。

早在公元前600年以前,在淮河支流淠河和东淝河之间洼地周围,圈堤蓄水,即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经历代维修扩建,堤周长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间变化。

甘史氏就是芍陂附近史家楼人。

夫妻俩是大清早动的身,四五十里路程,到下半晌才到。

路上随时可见逃难的灾民,他们衣着褴褛,面露菜色,瘦骨嶙峋。像他俩穿着整洁,又骑着小毛驴的很是少见。

到了史家楼,甘史氏拜见了父母亲,甘牯子拜见了岳父母。

还好,甘史氏的娘家因为不时有甘牯子的照应,日子基本能过下去,比起大多数的村里人,算是幸运的了。

当然,村里也有富户,比如甘史氏的大伯一家,自已田地不多,却因有个儿子是国军团长、女婿当了县太爷,那是风光无限。

他们这次就是来求大伯大妈的。所以一到史家楼,甘史氏就和丈夫甘牯子去拜访大伯大妈。

甘史氏的父母对于女儿女婿的到来很觉意外,见他们还买来了绣品,以为是孝敬他们的,就在心里说:

这年头还敢这么奢侈?不如多买些粮食,那才是根本哇!

可是见女儿女婿却是拿那绣品去送人,而且送的还是吃穿不愁的老大,心里就不舒服了。

“闺女吔,难道你们想攀高枝?我告诉你,他们一家眼睛都是长在头顶的呐!你有事求他们,没门!”甘史氏的父亲说。

甘史氏说:“那是您的看法,不一定准。”又说:“哒哒①呐,我去求求看,或许可以的么!”

她把要求的原因都说于俩老听,并且着重讲了李三师弟是被冤枉的。

女婿甘牯子的师父师母双双离世,甘史氏的父母亲都是知道的。也知道李三有孝道,想给父母合坟。后来又出变故,合坟没有成功,却原来里面还隐藏着这大的秘密哇!

“可怜的三儿,怪倒霉的呀!”俩老感叹万分,也就不怪女儿女婿“攀高枝”了。

“原来是牯子姑爷的师弟呀,那快去!快去!”俩老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AH方言:指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