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83章 介子来访:介国国君居然能通六畜之语,你信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3章 介子来访:介国国君居然能通六畜之语,你信吗

亡国后的萧民作为当时的商人六族之一,被迫迁往鲁国,这便是鲁国赢姓萧氏的渊源。

嬴姓萧国灭国几百年后,公元前682年,宋国发生内乱,正是萧邑大夫萧大心力挽狂澜,在平定叛乱中为宋国立下大功。

在宋国的努力下,周天子提拔萧邑为诸侯国,而且级别是侯爵,非常高,但国姓已经由原来的赢姓变成了子姓,萧国也因而成为宋国的附庸。

一个鲁国的附庸国介国,一个宋国的附庸国萧国,两国本来风牛马不相及,为何要闹矛盾呢?这事说起来挺搞笑的,为了争一个专业领域的地位问题。

前面说过,萧国在驯养鸟兽方面有着祖传特技的,但介国却认为,你萧国对鸟有一套,但对于兽尤其是牲畜方面,那是远远不及介国的。

春秋江湖,有以国力强盛而立足于世的,有以爵位很高而立足于世的,也有以与世无争而暂时立足于世的,但也有以专业特长而立足于世的。萧国就是以精于驯养鸟兽而立足于世的,现在你小小的介国,一个东夷子爵小国,居然敢诬蔑咱堂堂侯爵大国在这方面不及你们介国?

萧国火大了,什么也不用说了,也懒得跟你介国比一比驯兽的技术了,直接讨伐!萧国突袭介国,抢掠了一把后,扬长而去。

这下介国也火大了,但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所以要报复萧国,必须征得鲁国这个宗主国的同意。这就是介葛卢专程来朝见鲁僖公的原因。

鲁僖公听着就好笑,这世道,居然连一个专业特长的名气也要争到出大军讨伐的地步啊?他努力忍着笑,问介葛卢道:“介国在驯养家畜方面具有特殊能力,寡人倒很想知道详情哩,国君要不就演练一番?”

介葛卢一时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一众公卿大夫都抿嘴不敢笑出声来,敢情国君想亲自愚弄愚弄以愚蠢无知着称的介国人?

正在此时,一声牛的惨叫突然传来,原来这是鲁僖公根据礼制为介葛卢安排的宴会。介葛卢大小也是一位诸侯,故享受七牢之礼,即要杀牛羊猪各七只。

介葛卢侧着耳朵听了一会,若有所思,然后皱了皱眉,叹了口气,道:“鲁侯,刚才孤听到了那牛的叫声,那牛是在控诉命运的悲哀啊。那头牛说,自己生了三头白毛小牛,都被用于牺牲祭祀了。如今自己也将成为盘中餐,命真苦。”

鲁僖公将信将疑,命人前去了解一下详情,结果得到回报说,真如介葛卢所言,那牛确实生过三头白毛小牛,而且也确实在祭祀中被用于牺牲了。

这下鲁僖公及一干人等均目瞪口呆了,敢情这位介子能通牛语啊?顿时大家窃窃私语起来。介葛卢见状,忙道:“不瞒鲁侯,介国有许多如孤一样的人,能听懂马、牛、羊、鸡、犬、猪等六畜之语,根据这些牲畜的声音予以有针对性地驯养。正因为如此,所以萧人所谓擅长驯养鸟兽,孤以为至少在驯养牲畜上,萧人远不及介人。谁料,萧人凭着宋国撑腰,居然突袭,孤忍无可忍,特来请示鲁侯,准许孤予以反击。”

刚刚,介葛卢当着鲁僖公和一众大臣表演了一番通牛语,此时听介葛卢说能听懂六畜之语,鲁僖公和鲁国众臣们谁都不再怀疑。这么一个有着特意功能的人,就提出一点点遭到了侵略予以反击的正当要求,岂有不同意之理?

鲁僖公当场批准,同意介国讨伐萧国。据说,介军作战勇猛,他们的战马非常通人性,大军进入萧国境内,萧军只能据城而守,介军大胜。

但介国国君介葛卢通六畜之语的事,也就传开了。

这个故事真的很玄乎,但是惜字如今的《春秋》这样的史料居然予以了正式记录,你怎么看?反正我是信了。

反正这个介国挺神的,据说一开始介国就一个国都,后来白白捡了一座城来,即介根城。介根城原来是莒国的故都城。莒国因故迁走了,介根城就空了。介国一看,白白一座城,那就去捡来吧,于是介根城就归属介国了。

当时介国国君很喜欢这座介根城,他命人在城里高处建了一座亭子,人称介亭。从此,介亭就成了介国人观潮望海的最佳场所。到清朝时,原介根城遗址的胶州南城子村有人将这段历史给说了出来,于是大家就重建了介亭。

由于当时介国故城墙上下长满了椿树,尤其是在春夏秋三季葱葱翠翠,着实漂亮。于是,“介亭春树”就成了古胶州的八景之一。

据说,如今介国遗址已经消失不见了,不知如今还有人多少记得这段历史,或者知道这些历史故事呢,或者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城子村是否还有这个介亭在呢?

有时读史,不禁掩卷而思并自豪起来:我们的国家,拥有着丰富且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很多如今被称为农村的地方,曾经在历史上,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着我们,值得我们尊重。如这个城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