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14章 孟孙仲孙:到底该叫孟氏,还是得叫仲孙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孟孙仲孙:到底该叫孟氏,还是得叫仲孙氏?

当时,一方面当时季友掌握着大权,另一方面,季友确实对庆父恨之入骨,突出其庶长子身份,也算是一种警示。于是,你庆父这一脉就只配叫孟氏。

但是,孟氏会认命么?到了庆父的第三代,即孟氏的第四位宗主仲孙蔑时,因其功劳实在太大,所以就有意回归到仲氏来,至少其后人基本就称其先祖为仲,如仲孙蔑、仲孙难、仲孙谷等等。

但是,习惯上人们还是把鲁国三桓统称为孟氏、叔氏、季氏。不过,如果有人非得说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也没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计较了。

在我们的这部书里,我们就把家族统称为孟氏家族,而把家族的宗主和其他牛人,都以仲孙为氏。这也算是照顾到了两方面了吧。

这其实都是没多大意义,反正认定孟氏就是仲孙氏即可。另外,通过对孟氏与仲孙氏历史的分析,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鲁国三桓,一开始真的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两条斗争主线,统统都属于鲁国的内部权力斗争。

一条主线,是三桓之间的内部互相斗争,即一开始的季氏与孟氏、叔氏斗,季氏获胜。另一条主线,是三桓合力与以鲁国公室的内部斗争。在这个时候,主要的是鲁国国君、代表公室的公子遂与三桓斗。当然,这种斗争在鲁文公时代并不明显,但很快就会明显了。

无论是哪种主线的斗争,肯定会有从中得益者,也会有从中受害者。到现在为止,鲁国三桓的孟氏是受了重伤,叔氏因为叔孙得臣的功勋而崛起,季氏也由于季孙行父开始行走鲁国政坛,慢慢复苏。但总体上,目前在鲁国最强势的,当然还是以国君和执政上卿公子遂为核心力量的公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