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37章 肉袒牵羊:为什么说肉袒牵羊是夏商周时期最高级别的投降仪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7章 肉袒牵羊:为什么说肉袒牵羊是夏商周时期最高级别的投降仪式

投降仪式还有一种是肉袒抬棺,双手反绑,袒露上身,嘴里含玉,身后抬棺。这种投降仪式表示,自己已犯死罪,甚至不敢奢求对方饶命,完全是无条件投降。

含玉是当时的一种丧葬文化,春秋时期贵族去世后,往往会在死人的嘴里塞一块玉,这个叫玉晗。古人相信,玉既可有效防止尸身腐烂,更有助其早日托生。所以,这个玉晗到了汉代时,往往被雕成蝉形。

之所以雕成蝉形,是因为人们觉得蝉非常神奇,它能够褪壳成虫,蝉虫在地下经过一段时间,又会羽化成蝉,其生命貌似生生不息,寓含转生、重生之意。

微子启肉袒牵羊向周武王投降,恳请周武王保全商族香火。周武王非常感动,不但赦免了商朝旧臣和一干宗亲,还分封微子启于郯国。

当然,分封给商王朝旧臣和宗亲最重要的还是商纣王之子武庚,武庚被封于今殷国。殷国,即河南安阳小屯。当时周武王还另外在殷都附近分封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建立了邶国、墉国和卫国,以监视武庚的殷国,史称“三监”。

但武庚是一个有相当本事的人,他不甘心大商王朝被大周王朝取代,最终起兵叛乱。不但自己起兵,还将原本是监视自己的周王朝宗邦邶国、墉国卫国都拉下水,史称三监之乱。最后,周公旦整整花了三年时间,平定了三监之乱。

在这场商朝遗族对大周王朝的反叛斗争中,武庚当然也是联系了自己的伯父微子启所在的郯国,要求郯国加入反叛大周王朝的斗争,但微子启断然拒绝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微子启被认定是对大周王朝中心不二的人。周公旦灭了殷国后,将商丘分封给微子启,重新建立代表殷商旧朝的宋国,让微子启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民宗祀。

微子启获封宋国后,无暇再直接管理郯国,就宣布郯国从属于宋国,成为宋国附庸。

也就是说,郯国原先是宋国的附庸国,地处山东与江淮之间,东向大海,南邻徐国,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大周王朝钳淮夷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