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53章 三桓全控:为什么说公孙归父落幕后,三桓才算控制了鲁国政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3章 三桓全控:为什么说公孙归父落幕后,三桓才算控制了鲁国政坛

一开始,季氏和公室受到了挫折,其中两任国君即公子般和鲁闵公被杀,季氏家族宗主季友逃亡到了国外,此时掌握鲁国大权的是孟氏家族宗主庆父。

到了鲁僖公时,形势发生了变化,季氏和鲁国公室牢牢掌握了政权。即季友扶持了鲁僖公,同时打压了三桓中的庆氏,庆父被杀,叔氏家族的话语权也小了很多。

在季友的扶持下,鲁国公室势力得到了加强,东门氏宗主公子遂成上执政上卿,进一步打压三桓中的庆氏家族,叔氏家族则在沉默中慢慢壮大势力,并且还分化出一个叔仲氏家族。而季氏家族此时非常低调,季友之子早亡,其孙季孙行父凭着爷爷季友的影响,小心谨慎地维持着家族,并与鲁国公室走得很近。

这个时候的鲁国,可以说几乎没有三桓的势力影响。

到了鲁文公时,在东门氏宗主公子遂的铁腕治理下,三桓的力量进一步弱化。季氏家族仍旧小心谨慎,而孟氏家族因为其宗主公孙敖自身不检点导致家族迅速衰落,倒是叔氏家族不断壮大,成为三桓之首。

这个时候的鲁国,三桓仍旧没形成团结统一的势力,鲁国公室力量强大,形成了东门氏大权独揽的局面,而东门氏代表的,是鲁国公室。所以,鲁国公室面前,三桓没有力量,只能说,三桓势力随着季氏家族力量削弱后,叔氏家族开始起来了。

但到了鲁宣公时,东门氏宗主公子遂开始消弱三桓势力最强的叔氏家族,在精心策划的杀嫡立庶计划中,将叔氏家族旁支叔仲氏家族给灭了,使叔氏家族势力得到严重消弱。此时的孟氏家族继续不敢发出声音,而季氏家族因为季孙行父的小心谨慎,根本不敢与东门氏叫板。

此时,三桓虽然还是没有形成团结统一的势力,但三桓中的季氏的势力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东门氏宗主东门襄仲去世后,季孙行父担任了鲁国执政上卿。只是,由于鲁宣公的偏爱,东门氏仍旧得到重用,公孙归父成了这个时期鲁国露脸最多的卿大夫。

这当然引发了三桓的不满。所以,这个时候三桓虽然没有形成明面上的团结统一,但季氏家族宗主季孙行父已经决定,必须团结孟氏和叔氏以对抗东门氏。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鲁国,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开始形成了真正的势力,以对抗以东门氏为首的鲁国公室,当然,这个鲁国公室还包括国君的势力。

但鲁宣公一死,鲁国的政坛形势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季孙行父一反原先的小心谨慎行事风格,趁鲁宣公去世、东门氏宗主公孙归父出使晋国之际,不但团结了叔氏、孟氏,还拉上了同样是卿大夫的臧孙许,一举驱逐了东门氏。

东门氏的倒台,意味着鲁国以国君为首的公室,再也没有其他倚重力量。没了倚重力量的国君和公室,今后的命运就掌握在三桓手里。

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三桓开始成为鲁国真正辗压一切政治势力的力量。三桓的唯一对手,是国君!

仅国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