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84章 惨淡落幕:为什么说穆姜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女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4章 惨淡落幕:为什么说穆姜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女人?

宋共姬也是早早就守了寡,甚至比她母亲穆姜守寡时还要年轻得多,二十来岁。但宋共姬甘愿忍受寂寞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受到了宋国人民的赞美与爱戴。

公元前543年有一天,宋宫发生火灾,浓烟滚滚,很快就将烧到宋共姬的寝宫。宫内众人惊慌失措,纷纷逃命,唯有宋共姬内心虽然焦急,但仍旧呆在房间内不逃命。

此时火势并未直接烧到宋共姬的寝宫,宋共姬完全可以轻松逃命。见宋共姬稳坐泰山的样子,左右非常着急,劝她快逃。

宋共姬摇摇头,道:“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

她的意思是,一个女人需要坚守的最基本的道义,就是当傅母不在身边时,夜晚绝对不能出房。傅母,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师母娘,而是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正巧,那一天,宋共姬的傅母有事请假出宫去了。

傅母肯定一时回不来,而火势却已经迫近宋共姬的寝宫了。左右再次催促,宋共姬仍旧是那一句话:“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火势虽迫,岂可废义?”

宋共姬坚持认为,自己作为女人,而且是全宋国权位最高的女人,必须坚守女人的道义。此时火势虽大,但不能因此而失去作为女人的基本道义。

就这样,宋共姬最后被活活烧死于寝宫,至死未踏出房门一步。

无语吧?至少笔者是相当无语。更无语的是,宋共姬此举,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恪守妇道的典范,古代贞洁烈女的代表。

刘向在《列女传》中称赞宋共姬:“守礼一意,春秋贤之”。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称赞宋共姬:“妇道尽矣”。北魏时期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就此事也做了详细介绍。

有时,那些礼制,那些规定,其实是害人命的玩意儿。宋共姬因为恪守周礼和商礼而丧了命,堂堂一国太后,因此而死,那相关人员如宋共姬的侍女宦官们,尤其是那位傅母,其下场如何,应可想而知。

如此说来,宋共姬岂不是为了自己的一个虚名,而害死了更多的人?

好了,这都是三十多年以后的事了,我们只是在讲鲁国太后穆姜的故事时,将相关人物一并介绍了而已。最后要提一提的是,穆姜的历史评价是能言善辨,聪慧过人,被西汉刘向纳入《列女传》中的孽嬖型女人。

再见了穆姜,一个能兴风作浪的女人,一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女人,但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女人。不管如何,能够在鲁国的春秋舞台中亮一把,也不辱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