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89章 三思而行:为什么说季孙行父是鲁国历史上一代贤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9章 三思而行:为什么说季孙行父是鲁国历史上一代贤臣?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季孙行父肩负着季氏家族整个家族命运,他敢不小心谨慎?三思而行,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公元前601年,公子遂去世,即东门氏家族宗主东门襄仲去世,季孙行父终于成了鲁国正卿,即执政上卿。但他必须跟东门氏家族斗争,最后终于成功将东门氏家族给驱逐。

执政上卿,相当于我们所知的宰相、相国一职,季孙行父在驱逐了鲁国公室代表力量东门氏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国内改革。初税亩,丘甲制,倡导俭朴社会风气等,成了鲁国历史上最贤的执政上卿之一。

这个时候的季孙行父,敏锐地意识到,家族的兴旺长盛,必须实现三桓的团结统一。但可恨的是叔氏家族偏偏不干,叔孙侨如兴风作浪,最终自作自受,被驱逐出境。

但季孙行父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为了三桓的团结,他果断将叔孙豹请回来继承叔氏家族以及卿大夫职位。三桓,从此团结一致向前看!

季孙行父是孔子非常尊崇的鲁国贤大夫,在后来,孔子设坛讲学,曾多次讲卫国执政大夫孔圉、郑国执政大夫子产以及鲁国执政大夫臧文仲和季孙行父等人的事迹,教导孔门学子向这些德才兼备、知书达礼且有着巨大功业的先贤学习。

季孙行父不但得到了当时鲁国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如今读史的我们的尊重,当然也得到了当时一些国家尊重,如鄫国。

鄫国有一座神峰山,号称“鲁南小泰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鄫国人听说鲁国贤大夫季孙行父去世了,居然主动要求将季孙行父安葬于神峰山。因为季孙行父得谥号为文,所以后来神峰山改名为文峰山,为季孙行父建了季文子庙,将文峰山前的那条河改称为季文子河。

政治人物的是非功过,总是留待后人说。而后人对季孙行父如此尊敬,季孙行父同志,你足可以安息了。

再见了,敬爱的季孙行父同志,鲁国的春秋风云,当然要将您的事迹多说说。公元前568年冬,高寿近八十岁的季孙行父去世,其谥号为文,后人称季文子。其子季孙宿继承季氏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