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359章 公冶鸟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妇将公冶长指点一事说了,村长认为这肯定是那书生杀了老妇儿子,否则怎么可能知道尸体在清溪?于是,村长就报了官,官府就缉拿了公冶长,将他下狱问罪。

公冶长大声叫屈,对官差讲自己是因为懂鸟语才得知鸟要去清溪吃人肉,所以才告知了老妇,但这种话谁信?

可怜的公冶长就被下了大狱,整整关了两个月。

有一天,几只麻雀飞停在监狱外墙,正好对着公冶长监牢的窗。

公冶长听得麻雀吱吱喳喳在商议着什么事,仔细一听,原来麻雀们互相在打招呼,说是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拉车的牛受了伤,牛角也折断,粮食散落一地,麻雀兄弟们快去饱餐一顿吧。

公冶长就立即将此事报告了狱卒,狱卒们一开始不信,但经不住公冶长再三恳求,其中一人就前去查看。

果然如公冶长所言,白莲水边翻了一辆粮车,具体细节如公冶长所述。

官府这才相信了公冶长精通鸟语之说,于是将公冶长带到林中,让他听鸟语,果然能听懂。

公冶长又将那天遇见老妇一事详细对官府讲了,终于获得了释放。

这个故事便是孔子说的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但真的有能听懂鸟的人?

估计很多人是不信的。

不少春秋相关史料记录了能听懂鸟语、兽语这样的奇人异士,难道真的有这样的特异功能人士存在?

嘿嘿,故事而已,传说而已。最多公冶长会口技,擅长模仿鸟语而已吧。

但孔子将女儿嫁给公冶长,绝对不会因为公冶长懂鸟语,孔子也没说公冶长懂鸟语。

据说,公冶长贫贱出生,但能忍辱负重,勤俭节约,加上聪颖好学,师从孔子后,博通书礼,很快成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

公冶长治学态度严谨,一生致力于学问。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他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儒门一代宗师级牛人。

据说鲁国国君多次请他出仕为官,都被他拒绝了。

这个鲁国国君是谁?鲁昭公、鲁定公还是鲁哀公?没有史料记载,估计也是传说而已。

而且,这几个鲁国国君,哪还有资格去请人出山当官?鲁国大权都掌握在以季氏家族为首的三桓手里!

好了,公冶氏的故事就讲到这里。鲁国的公冶后来就成了中华姓名库里公冶、公、冶这三个姓氏的渊源,请复姓公冶以及冶姓、公姓的朋友予以足够的尊重。

对了,我们的鲁国风云故事,在接下来会有一些孔门弟子的故事穿插,这是因为自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圣人孔子出生后,如今已经七八岁了。

孔子相关的故事,是我们这套鲁国风云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如果扎堆在一起讲,那估计也是索然无味的。

所以我们就不断穿插讲述,当然也努力不打断鲁国的春秋历史脉络,敬请拨冗阅读此书的读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