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26章 古之遗爱:为什么孔子评价郑国执政大夫子产为“古之遗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6章 古之遗爱:为什么孔子评价郑国执政大夫子产为“古之遗爱”?

子产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于公元前554年成为郑国六卿之一,于公元前544年成为执政大臣,一直到公元前522年去世,在郑国政坛上叱咤风云数十年屹立不倒。

对一位政治家的功过评论,最有权威的是老百姓,最客观的是身后的盖棺定论。

史料记载,子产执政期间,儿童能够得到教育,不用下田干活,年轻人作风正派,老年人可以安度余生。

市场上买卖公平,物价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和谐,可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子产的谥号为“成”,成功的成,这是官方对他的定论。那百姓呢?

子产去世后,郑国全国人民都失声痛哭,百姓的话是纯朴的:“子产走了啊,那将来百姓还能依靠谁啊?”

对百姓来讲,子产的离去,就是天塌下来了!甚至有野史记载更令人感慨:子产去世,郑国的男子不佩玉器,妇女不戴首饰,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痛哭悼念了整整三个月。

作为一名政治家,子产把儒家的仁爱、法家的严厉、名家的雄辩融入自己的执政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奇的成功!

他兼具外交家的智慧,改革家的勇气,思想家的远虑,政治家的权谋!

他身处政治斗争核心却能独善其身,他为国家勇敢与强国作斗争却获得尊重,不结党营朋却能获得广泛支持,甚至做到朋友广布天下!

子产不但爱民如子,爱国愿以命奉之,就连如此复杂的郑国公卿大夫各大家族,他也能通过何时该拉何时该打,何时该示之以警,何时该施以援手,实现了大家族间势力与权力的平衡!

他胸襟开阔,不毁乡校,倡导言论自由,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断修正施政措施,于是他的路,越走越正,越走越直!

他任人唯贤,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许多大事要事上,谁负责调研,谁负责论证,谁负责修正,谁负责成文,谁负责执行,真正实现了重要事务上的民主决策和分工合作理念。

这个团队,被认为是“子产之师”、“子产之辅”、“子产之俊”。子产的团队。

子产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他坚持国家的独立自主,诸侯平等。他总是做到审时度势,执政期间,经常亲自参与外交事务,周旋应对大国,有胆、有节、有理、有利,不卑不亢,既不失尊严,又不开罪强国,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独立,保护国家的权益,赢得了广泛尊重。

子产总是那么亲力亲为,践行了“外交无小事”理念。史料记载了他那么多的在外交细节,前面讲了许多故事,无一不体现了子产在外交上的注重细节。

所以,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是:“古之遗爱也。”

子产的故事,我们在讲郑国时,花了大量的笔墨,这里,就作个综合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