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73章 晋国贤大夫窦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赵鞅只要将中行氏、范氏和邯郸赵氏给灭了,那他将成为整个晋国最有权势的人,因为此时的晋国中军元帅智跞已然年迈染病卧床,中军佐赵鞅接过中军元帅之职指日可待。

一旦赵鞅担任晋国中军元帅之职,那其权势将达到顶峰。而且,晋国公室如鲁国公室一样,国君完全是傀儡。

晋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超级大国。

这意味着,谁担任中军元帅,谁将完全掌握这个超级大国。

到时,忠心追随赵鞅的晋国士大夫们以及赵鞅所重用的各国人才,都将获得无上荣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谁知,赵鞅居然杀了窦犨!

赵鞅为何要杀家臣窦犨?不告诉你!

是的,赵鞅这样的人,想杀个人,何必需要理由?

窦犨随从窦三,含着泪向孔子透露了一件窦犨生前与赵鞅的对话。

前不久,赵鞅与众家臣喝酒聊天。

聊着聊着,赵鞅突然感叹道:“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连鼋鼍鱼鳖都能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只有人是冥顽不化的,这真是可悲啊!”

能征惯战的赵鞅居然开始讲人生哲理了,参与宴饮的家臣众人皆附和,一片马屁声起,赵鞅洋洋得意。

要知道,想当年,邯郸赵氏不尊赵鞅命令,赵鞅一怒之下杀了邯郸赵氏宗主赵午,终于使赵氏别宗邯郸赵氏愤而反叛。

赵鞅亲率赵军平叛,谁知这件赵氏家族内部叛乱事件,被当时晋国最有权势的两大家族中行氏、范氏所利用。

两大家族立即打着救援邯郸赵氏之名,联合鲜虞部落,趁赵氏不备,向赵氏发起了猛烈进攻。

赵氏无力抵抗,被迫踞赵氏重镇晋阳坚守自保。

但赵鞅励精图治,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即将迎来无比光辉的前程,赵鞅当然志得意满。

赵氏家臣窦犨却听着不是滋味,尤其是赵鞅无比享受众人吹捧的样子,使这位晋国贤大夫担忧起来。

赵鞅一旦全面掌握晋国政权,会不会走范氏、中行氏这样的老路呢?

范氏、中行氏都是曾经有大功于晋国的家族,祖上积功无数,最终掌握晋国大权。但范氏到了范鞅、士吉射这两代,以及中行氏到了中行寅这一代,整个家风就变了,全族上下,无人不贪,无不不骄,独断专行,最后落到了即将败亡的地步。

窦犨终于忍不住,起身对赵鞅道:“主公所言缪矣!臣听说: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

如范氏、中行氏这样的家族,不顾民生死活,把持国政,擅断专行,倒行逆施,民心向背,必将得失地、丧权、败家、亡宗的下场。

所以,人不是不会变化,而是一旦变起来根本无需多少时日!”

众人皆不敢言,赵鞅听后更是默不作声,只是冷冷看了看窦犨。

此时的赵鞅,需要的是众人对他的服从,而不是众人对他的警醒。

因为赵鞅很清楚,晋国已经不是自己的祖上赵衰、赵盾、赵武时期的晋国了,整个大周王朝更不是周武王、周成王时代的王朝了,赵氏家族,当然不应是纯粹意义上的忠君爱国那样的家族,而是必须唯家族利益至上的家族!

只要自己执政,掌握晋国大权,那就将一切放在以是否符合家族利益为标准行事!

你窦犨确实有贤名,也有才,但这都必须建立在一直基础上,那就是绝对忠诚于赵氏家族。

窦犨就差一点说,你赵鞅不要得意啊,你切莫变成中行氏、范氏这样的人啊。而窦犨一直倡导的忠君爱国利民这套言辞,不符合此时的赵氏家族利益。

只要符合整个赵氏家族的利益,你管老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这样的人,留着何用?

窦三流着泪对孔子道:“夫子,那次宴饮后,家主在赵氏家臣中已然被边缘化。但家主一直说,孔夫子的克己复礼推行礼教,才是君子应该坚持的大义,方能‘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不久,家主又苦谏赵鞅施政举措应以国家为重,结果赵鞅勃然大怒,下令杀了家主。”

孔子听得既惊又悲,他转身面向黄河,仰天长叹道:“悲夫!晋之贤大夫窦犨!”

连叹三声,泪流满面。

随即,孔子一脸悲愤对众弟子道:“赵鞅这种人,真不是东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窦犨这样的贤良人士在忠心辅佐他,才取得如今的成就。如今却过河拆桥,残害忠良,丘实在不耻与其为伍!”

那就走吧,去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