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85章 季孙肥谋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也许就是孔子回鲁国的最好机会了吧?

如果拒绝国君回鲁之请,那今后还会不会有机会回鲁国出仕?

听听大家的意见吧。孔子召集众弟子会议。

仲由率先发了言:“夫子,勿理睬。鲁国只要有三桓在,尤其是季氏在,那绝对不能回去!夫子一世英名,哪能跟季氏同朝为伍?”

孔子有些不高兴,他喝斥仲由道:“子路,都知天命的年纪了,能不能不冲动?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不要乱说话。”

仲由心道,自己充分表达了意见,难道便是乱说话了?

但仲由也知道,孔子心烦意乱着,于是也就不再嘴硬了。

冉求想了想,道:“夫子,弟子认为还是回去吧。夫子满腹经纶,如果不为国效力,着急可惜。回鲁国,又不是为了季氏,而是为了国君。鲁国,唯有夫子,才可以真正推行礼教。”

端木赐点头表示赞同,道:“夫子,此次机会大于风险。季孙肥刚上位,应该不会过于嚣张。国君对夫子欣赏有加,且季桓子遗命已举国皆知。夫子此番回鲁,定有一番作为。”

孔子点点头,但很快又微微叹了口气,对颜回道:“子渊,汝之意如何?”

颜回与孔子几乎是形影不离,他深知孔子之担忧,略作思索后道:“夫子,弟子之意,与子有、子贡差不多,这是一个机会,应该抓住。但弟子认为,如果国君派人来请,夫子即欢喜领命,这与夫子之贤名不符。”

孔子听着连连点头,仲由听着却有些纳闷,忍不住打断颜回道:“那依子渊之见,到底是回还是不回?”

还没等颜回作答,端木赐道:“子渊之见甚是,只是这样一来,怕是令国君失了面子,于长远看恐怕不利夫子。”

孔子点点头,道:“二三子,充分发表意见吧,丘洗耳恭听。”

对这些个弟子,孔子很满意。随便哪一个,都可以在列国出仕,且一定能独挡一面,成为治国理政的精英。

颜回道:“弟子建议,夫子可暂时不回鲁国,但对国君之命表示感激,并遣部分弟子回鲁国出仕。

吾孔门弟子,必能出人头地,建立赫赫功勋。届时再举荐夫子,国君予以盛重邀请,夫子方可一举获得高位,凭此大展身手。”

孔子听后,不禁捋须而笑,道:“子渊之见,正合吾意。那就这样定了,如果国君特使到来,二三子中,有愿回鲁国的,就随特使回国。待有所建功,获得国君嘉奖,再接丘回鲁吧。”

冉求、颜回、端木赐、仲由等人均点头赞同。最后,会议作出的决定是冉求回鲁国打头站,其余人等以孔子尚未完成游学为由,暂时不回鲁国。

方向定下了,孔子一身轻松,众弟子也都很高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鲁国相关情况开展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