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紫罗兰与自由法国 > 第四章 到叙利亚(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以这事就这么定下了:6月上旬,以英军一个师,法军一个旅,以及各路盟军零散的部队(流亡比利时军队、流亡荷兰军队和流亡捷克斯洛伐克军队都出动了一部分兵力),共计三万余人,向叙利亚和黎巴嫩发起进攻。

综合特别情报部和自由法国国防部二局的情报,维希政府在叙、黎两地的驻军大概在四万人上下。单从纸面上来看,这场战役盟军并不占上风,如果戴高乐对形势的判断出了错,那他就要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出大洋相了。

即使达喀尔行动的失利完全与戴高乐无关,英国人都能硬把责任摁到他头上,更遑论是戴高乐亲自主导的战役?

贾德鲁将军为了保险,也曾建议戴高乐至少将战役推迟一个月,在七月份发动。如此一来,自由法国第一师就能结束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战斗,加入到叙利亚的攻势中。

但戴高乐否决了这个建议。

首先,英国人未必会将第一师派到叙利亚参战。戴高乐和丘吉尔是有协议的,自由法国军队服从英军指挥。虽然理论上说,戴高乐有权随时取回自由法国的指挥权,但在近东是不行的,因为自由法国的补给完全仰仗英国。

一旦英国人暂停补给,第一师的战斗力瞬间就没了。

其次,尽快进攻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

“我之所以这么着急,也不全是因为要趁叙、黎两地局势不稳发动战役,主要还是为了遏制英国的野心。”

戴高乐必须对两地的归属权慎之又慎,因为叙利亚和黎巴嫩其实并非法国殖民地,而是法兰西在一战后从奥斯曼的尸体上分得的战利品。

或者说,它们只是国联授予法国的“托管国”。

说来可笑,虽然“到叙利亚去”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国歌,但叙利亚真的并不属于法国——当然更不可能属于英国!

“我们将尽快推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独立,但是独立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在法兰西的监督和协助之下,容不得任何国家插手!”

戴高乐所谓的“任何国家”,其实指代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联合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