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紫罗兰与自由法国 > 第四章 冲啊,骏马!(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第一集团军”的驻地设施极为完备,因此美国第101师、英国的第79装甲师和法国的第2装甲师都在此地训练了一些日子,让冷冷清清的驻地总算热闹了几分——即使只有一部分。

第一集团军划定的军事禁区面积颇为庞大,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伦敦城区,由此对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最后德内尔想了个办法,他将军事禁区一分为二,以此给英国人留出了一道交通线,顺便妙用地形分割了进驻部队的视野,既让他们看不到禁区的全貌,又能让英国人不断“偶然”接触到位于禁区边缘的官兵,由此产生了整个营区都塞满了人的假象。

但实际上这片足以容纳几十万人的营地中,也就只有三个师五万多人在其中居住了,而且不久以后,第79装甲师还要前往朴茨茅斯训练——那里才是霸王行动部队真正的出发点。

根据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的规划,盟军将在5月6日(暂定)的登陆行动中一次登陆五个师,分别由蒙哥马利和布莱德利统领,在滩头阵地拓展到瑟堡之后,再分别建立英美各一个集团军。

在此之后,德内尔将向美军将领移交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本人则前往蒙哥马利处报到,统一指挥法国内地军支援盟军的战斗。

艾克将德内尔安排到英军防线上,一是因为他的老搭档巴顿并不在争夺滩头阵地的序列中,二是看中了德内尔那惊世骇俗的防守能力。

任何一个西方盟国的军官,都不应该忘记凡尔登与苏瓦松的奇迹。

一旦位于加来的德国第十五集团军倾泻而下,而天气又削弱了盟国的海空优势,甚至断绝了来自英国的援军,盟军将以局部两个师的兵力迎击德军近十个师组成的重兵集团。

在此等重压之下,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恐怕只能依仗奇迹发生,而德内尔正是那个最有可能带来奇迹的将领。

“我明白了。”德内尔毫不犹豫地应下,“无论发生什么,敌人都绝不可能通过冈城!”

艾克对此当然不吝赞美:“有你这句话,我们的胜算就多了几分。”

正因如此,德内尔抓紧时间开始接触英国和加拿大的小伙子们,反正现在第一集团军的司令部已经可以照常运转,已经不会再牵扯他太多精力了。

按照蒙哥马利的计划,英国第3师将被部署到最左翼,也就是代号为“剑滩”的登陆场,在夺取滩头阵地后,该师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进攻,全力以赴夺下奥恩河畔的康城(这是法国北部航运枢纽城市)。

如果一切顺利,第3师就能同在敌纵深孤军奋战中的英第6空降师汇合,然后共同向东北扩展防线,以迎击德国第十五集团军。

随着天气的转暖,德内尔从大体镇定变得惴惴不安。按道理来说,薇尔莉特被迫通过无线电向他喊话的时间大概要到了。

这种应当发生,却迟迟没有发生的坏事,真是世间第一折磨人的魔鬼。

…………

“你们毕竟是老部队了,方方面面都没什么大问题,我就随便提个建议吧。在进攻高地的时候,你们这样的老兵或许可以适当缩小安全距离。因为弹片是斜向上飞的,只要士兵保持低姿,在仰攻时完全可以靠的更近。而且,爬山的速度比平地上跑慢不少,如果不贴更近,就没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火炮支援。”

一个炮兵上尉提问:“所以离得近一些大概是多少呢?”

“依据我的经验,如果是150毫米级别的炮弹,部队可以再向前推进不到20米,105毫米的推进10米算保险。75毫米的就别动了,除非炮兵冒极大风险直瞄射击,否则它的散布往往不足以支持向前推进,万一歪一发到自己人头上,对士气的打击太大了。”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防守高地,安全距离就得适当扩大……”

“需要视情况而定,少校。”德内尔对另一个红头发的营长解释道,“如果你们在完备的掩体中,安全距离对你们影响就非常有限,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命令轻炮覆盖己方阵地,以便杀伤那些突入阵地的敌人,但如果你们要离开阵地反冲击的话,安全距离至少要扩大15%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不过考虑到步炮协同效率,我还是建议你们在反冲击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徐进弹幕,下山速度太快,太容易炸到自己人了。”

“把戴泽南将军的教导都记下,让各营主官认真学习。”第3步兵师的汤姆·雷尼少将立刻发布了命令,“没有其他的问题就解散吧,臭小子们今天干得不错!让他们好生歇息!”

在场的英国军官们整齐划一地向德内尔和雷尼敬礼,二者也一丝不苟地回礼,然后便打算继续讨论剑滩的补给问题。

德内尔向后者透漏,远征军司令部目前正在试验一种名为桑葚的人工港口:“主要构件是一系列混凝土船,如果德国人破坏了港口,我们就将这些船只在海滩边直接坐沉,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辅助设备,我们就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