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象棋少年! > 第八十五章 橘中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书成书于明末,由东海朱晋桢辑着,是一部在中国象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着作。

在《橘中秘》问世之前,明代流行的象棋谱数十种上百卷,残局上千个,朱晋桢将这些古谱加以收集整理,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分门别类,补错纠偏,最后荟萃成一本精华。

因为这样杰出的工作,《橘中秘》问世以后,很快一统江湖,明代有名的棋谱,如《金鹏十八变》、《梦入神机》等几乎销声匿迹,成为绝版。

《橘中秘》全书共分为四卷,其中一二卷为全局着法,精选自明代最为流行的棋谱《金鹏十八变》,分为得先(红先胜)、让先(黑后胜)与饶子(红让单马、双马胜)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搏的特色,其首局就是大名鼎鼎的弃马十三着。

三、四卷为残局谱,精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共有一百四十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了各种胜和棋势,残局分类和编排的方法科学而严谨,十分便于学习,堪称古代棋谱的典范。

需要强调的是,《橘中秘》不只是棋谱的简单记录,作者将当时流行的开局,编成了郎朗上口的歌诀,其中的《全旨》,是根据《棋经论》修改而成,总结了棋战规律,论述了全局的战略原则和战术要领。

另有《残局说》,是第一篇残局专论,虽然只有一百六十字,却精准的阐明了残局的重要性和规律性,分析了同类异势残局的胜负和之要点,将残棋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至关重要的程度。

这些叙文、凡例、全旨、残局说、歌诀等,对象棋战略、战术的棋理进行了综合阐述和分析,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也标志着象棋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开局和残局理论,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雷振东临阵之际有感而发,于是临时起意,改走《橘中秘》里的变化,想考验一下对手的成色。

他跳右正马,出右直车。

朱进之跳左正马,起左直车。

顺炮直车对横车。

顺炮布局永恒的经典。

既然如此,那就把经典进行到底。

雷振东士四进五,补了一手士。

这手棋确实经典,甚至经典到有些过时。

红方补士,是为了稳固阵型,为直车过河吃兵压马争取主动解除后顾之忧,如果不补士而直接进车,则黑方有‘天马行空’的反击,相当犀利。

但这手棋并不是没有弊端。

本来斗炮局讲究的是速度与激情,先手补士未免过缓,而且阵型过早定型,就给对手留下了可乘之机。

黑方针对补士这手棋,可以有的放矢,车随士转,横车控制将门,红非常难受。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氏将门车’,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东北虎王嘉良率先走出,是对古谱招法的重大改进。

出人意料,朱进之没有走王氏将门车,而是横车过宫占肋。

这是古谱中的招法,仿佛是为了配合对手一般。

既然如此,雷振东也不客气了,直接进车卒林。

朱进之跳双正马。

雷振东跳左边马。

朱进之挺3卒,活通右马(黑方角度)的马路。

雷振东动手了,右车吃卒压左马。

朱进之炮5退1,退炮窝心。

雷振东终于动容了,这路变化他再熟悉不过。

《橘中秘》第二卷第三局:顺炮(黑)横车破(红)直车沉炮局。

这一局的精要,就在退炮窝心,这手‘沉炮’,看似自乱阵脚,其实是暗蓄反击,准备用窝心炮在下二路展开反击,炮架就是两匹正马。

这招与中炮七兵过河车体系中,黑平炮兑车后,边炮退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雷振东面无表情,心中却暗自冷笑。

哼,跟我玩这招,你真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关公面前耍大刀,孔夫子面前掉书袋,李太白墓前发诗狂。

欺负他们都死了。

可我还活着呢,欺负我没读过书吗?

这局选自《橘中秘》的第二卷,让先局,也就是后手的黑方最后获胜了。

红方的败招不在已经过河压马的右直车,而在此时还没有出动的左直车,因为走了车八进四,提车巡河,被黑方的窝心炮一通乱打,最后被打死车速败。

只要改走车八进六,双车过河,红方仍稳占先手。

这能难得倒我?

小伙子,只会背谱是不行滴,要灵活变通,学以致用。

雷振东先炮八平七,既瞄住了黑方的3路线,也防止了自己的七路线被打爆。补士跳边马后,七路底相是最大的弱点,有相无飞,还容易被打闷宫,原谱中黑方之所以能速胜,就是抓住了这个弱点,重炮猛攻,双杯献酒,神仙也醉了。

朱进之仍按谱招,把横车提一步,到士角位,加强宫顶线的防御。

雷振东已见怪不怪,车九平八,出直车,先手捉炮,准备下一步提车过河!

哈哈,我要脱谱了,没想到吧!

他没有想到的是,朱进之先脱谱了。

按照古谱,黑方这里应该走车1平2,出直车保炮。

朱进之不出直车,该走车1进2,高车保炮。

这是古谱之所无,今谱之所载。

朱进之脱古入今了。

场外,岳山一眼就看破了行藏。

“这是……厚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