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非有未卜先知之能,便是脑袋进屎,方觉能凭手中五千人马,便能席卷天下。
要说观望局势,这点倒也无可厚非。毕竟改朝换代,尤其是现今储君未立之时。满朝文武,何人不想从可预见的何董之争及宦官士大夫之争中,获取最大利益?首先他羊安便是其中之一!
后世用站在上帝视角,已知结局的马后炮,将董卓的顺势而为描绘成早有预谋。这种不看前后左右,脱离实际与人性的历史态度,当真可笑。
羊安不禁又想到那些口口生生说史,却从未脱离演义的,所谓学者口中的凉州铁骑。
黄巾之前,董卓为河东太守。时河东非是边郡,兵不过千。黄巾之时,董卓任东中郎将,接手前任卢植兵马皆京中禁军、三河预备役、民壮、义勇。后黄巾未平而董卓入狱。待大赦时,凉州已失。此后虽历任破虏将军、前将军。然其府兵多为河南招募,而麾下亦多三河预备役。即便有湟中义从,然彼不过无信外族、有奶即娘的雇佣兵,便能死心塌地的跟随,无地、无钱、无粮的三无董卓?
不过是群人云亦云,不会思考的复读机,却总是拿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不晓得哪里来的勇气?
羊安露出一个不屑的神情。
来到此世,他并不觉后世解史有多大帮助,反而庆幸自己投身世家,省去许多打拼劳苦。只是百思不得其解,何故天子十月阅兵之时,仍生龙活虎,此刻却突然命若悬丝。
突然间,一副画面从脑海中一闪而过,却是那年那日,禁宫之中,那月那雪那人。
“是她?”呢喃间,羊安似乎理清了所有纷乱,心中直道:她到底是何身份?又如何行此凶险?此事非同小可,还当寻她问个明白。
—————————————————————————
这几章大量引用《后汉书·董卓传》,《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及《后汉纪·二十五》的对话内容,就为理清董卓带兵赴河东的动机和背景。
言辞傲慢之处,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