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出洛时,羊安便书信国渊,请其出山,顺道再请佐伯往冀州一叙。
“伯,见过州牧。”
见佐伯拜礼,羊安忙上前一把托住对方臂膀,道:“佐伯先生大驾光临,舍下蓬壁生辉,岂敢受此一礼,来来来,入座,入座。”
佐伯此时虽也有些名望,却何曾受得高官这般礼遇,心中瞬间涌起一阵温热。
及坐,羊安又道:“早闻佐伯先生大名,一直无缘相见。此番本该亲自登门造访,奈何方及州中,诸事纷乱,只得累师兄相请,却是有劳师兄了。”说罢,便朝那国渊拱手致意。
国渊回礼道:“牧伯客气了。”
“欸,方才还言,师兄弟间毋需客气,师兄怎又见外起来?此间,既无外人,只管仍以师弟相称便是。”说罢,羊安又道:“二位此番前来,正好州中吏属多有空缺,若无要事,不若暂且屈就州中,如何?”
国渊、孙乾二人本有此意,闻羊安相请,自是求之不得,故而相视一眼,起身拱手道:“牧伯相辟,渊(乾)敢不应命?”
“如此,便请师兄往州中劝学(劝学从事),师弟为我主簿可好?”
—————————————————————————
笔者注:关于牧伯这一称呼现于史书。刘备为豫州刺史时,为人称为使君。使,使者之意,专用于称呼刺御史。称以州牧,却未必妥当。故不采用。
另,三公及大将军属吏,掾为正,属为副。郡、县以掾为正,史为副。司隶校尉、刺史、州牧,以从事为正,从事史为副。
另,州牧掌一州军政,可自行增减从事。武职从事虽为吏,但掌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