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杨小涛花了那么多钱买回来电视放家里,除了看个热闹出出风头,还能咋地?
能挣钱?
他许大茂放电影,哪次不是好处拿着,吃着免费的,还倍有面子。
他杨小涛还能扛着电视出去?
笑话。
就巴掌大的东西,谁稀罕看啊。
许大茂把车子一怔,脑袋一歪,昂头挺胸往前走去。
就在杨小涛家里人声鼎沸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道观中,一片忙碌。
在经过一番商议后,身后村长建议让人抬下去,再这样等下去也没用。
几人对视一眼,只能这样了。
于是,村长下去召集人手,带好绳子木棍。
很快十来号人被招呼过来,先是将进出的通道给清理出来,然后才开始搬运。
不过,这‘炼丹炉’有些年岁了,打他在这观里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听师傅丹阳子说起过,这东西当初建立道观的时候,是上面赏赐下来的。
据他了解,这道观可是明朝嘉靖年间建造的。
距今怎么也得三、四百年来吧。
只是真假他也不清楚。
这么久了,老道也怕被磕碰坏了,毕竟这丹炉可不是铜器铁器,而是用瓷器做出来的,这也是当初他跟杨小涛说可以实验的原因。
好在老道来到时候就有准备,为了防止磨损,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特意从机械厂请了好几床破旧棉被,还有好几件破大衣,正好包裹着。
于是,在一群人费了半天功夫,终于一点一点的将那‘炼丹炉’小心的抬下山,然后用牛车往村外大路上送去。
直到炼丹炉固定好在车斗里,老道几人才跟当地的同志挥手告别。
当然,他们也留下了几件破大衣,这东西对于村里人来说,除了旧点,但里面的棉花是实打实的,穿着就暖和。
车子慢腾腾的往回走,车斗里王浩和老道两人裹着大衣带着手套,不时查看被绑缚的丹炉。
“这东西,真有用?”
“废话,没用老道费这么大事来这里啊。”
“可,有啥用?”
两人在车斗里闲的聊起来,老道点了烟,两人背风吸着,“你不懂,这东西能够耐受,让那啥反应。”
“要是铁的铜的,还不行呢。”
王浩点头,然后站起来看了看前面的路,坑坑洼洼的,这车得跑到什么时候啊。
“咱们这趟回去,也算是跨年了啊。”
老道点头,“谁知道这么麻烦啊。”
车子不敢快跑,一点点向着四九城挪动。
......
这边往北走的车子一点一点挪着,另一边,往回跑的傻柱可是速度不减。
自从躲在柴草堆里听到隐秘,傻柱心里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事报上去,然后将功赎罪。
当然,为了确保不出问题,傻柱并没有急着出来。
哪怕肚子里饿的不行,也依旧躲在里面。
或许是精神上的亢奋能够压制身体的饥饿,让傻柱挺过了难熬的早晨。
直到太阳升到头顶,他才小心的扒拉出一条缝,看看周围没有动静后,傻柱才钻出来,认准方向,快速跑到马路上,然后顺着马路就往南跑。
他不知道自己在哪,但出城的时候是往北边走的,所以这会儿只要往南跑就能找到熟悉的地方。
至于带着土豆去找易中海,这事早就被抛到脑后了。
甚至那兜子土豆也被扔到草垛里面。
半小时后,立功心切的傻柱喘着粗气,双手搭在大腿上,使劲呼吸。
冰冷空气顺着气管传遍全身,让后背的热汗迅速消散。
不过,看着远处模糊的四九城,傻柱咧嘴一笑。
今天是元旦,整个四九城里焕然一新。
虽不是新年,却仍是庆祝的节日。
放假的人在街道上走着,不时有自行车从一旁路过,惹得行人一阵瞩目。
刘光齐跟在众人中间,虽然身上还有些淤青,但拿到钱后,心里总算踏实了些。
虽然上线告诫他注意安全,但他就是在工厂与四合院活动,能有什么危险的。
至于交代的任务,这点更容易。
自己作假搞出来的东西他们都信了,那后面的事还不容易,继续作假呗。
反正他们也不懂。
心情大好的刘光齐先是去买了一只烤鸭,又去供销社里割了一块羊肉,准备回家跟老娘和兄弟解释一番。
至于跟秦淮茹的事情,刘光齐看了眼周围人群,觉得还是要解释一番。
当然,只要自己有足够的经费,这点,家里人不会在意的。
正是这般想着,刘光齐拎着东西快步走向四合院。
正当走进四合院的时候,就看到杨小涛在门口送人离开。
“小张,辛苦了,这一上午,让你留下吃饭也不吃。”
“这盒烟你拿着抽。”
杨小涛将一盒烟塞到小张手上。
“杨厂长,您太客气了,这个我不能要。”
“不,你收下了,不然以后电视机有问题了,我怎么好意思找你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