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第2559章 吞金兽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月初八,周一。

九部,会议室中。

杨小涛一脸欣喜的坐在主位上,看着一旁王灿介绍着众人,心里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杨部,李书记,叶院长,这三十位同志都是我们的精英骨干啊,你们可得好好照顾好啊!”

等王灿介绍完,宋老在一旁开玩笑说道。

杨小涛立马点头,“宋老,您放心,我们九部对待工人同志绝对是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

“而且,对待特殊人才我们还会给予特殊关照,保证让同志们安心无忧的投入到研究当中。”

说到这里,杨小涛看向众人说道,“对于大家的安排,我们第九机械工业部将会成立通讯卫星研究所。”

啪啪啪

掌声响起。

不少人听到杨小涛这样说,原本木楞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他们不在乎在哪儿工作,他们在乎自己干的是什么。

只要能够继续研究卫星,在哪儿都一样。

“在座的诸位就是研究所的一员。”

杨小涛继续说道,然后看向王灿,“同时,任命王灿同志,成为研究所的所长,带领大家继续研究。”

随后又是热烈的掌声。

有杨小涛拍板决定,在场的众人心里都是松了口气。

如今又宣布了王灿作为他们的所长,这心就更踏实了。

不少人也放下先前的成见,做好融入九部的准备。

先前中科院公布这件事的时候,就引起了轰动。

其一,九部这段时间的成绩有目共睹,九部的实力在几个机部中也算是不俗,尤其是在新兴领域里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其二,九部对待新鲜事物研究的支持态度跟力度,也是国内少有的存在。

其三,九部的护犊子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杨小涛这家伙,当年一句话,整个四九城半数的工厂工人跟着响应,直接将那些娃娃学生给压了下去。

到现在为止,那些学校里还传着各种各样的流言呢。

这进了九部,只要不犯错,可以说比在中科院还安全。

最后就是九部的待遇了,能够成为九部的研究人员,待遇自然不会差了哪去。

这样好的环境,要说不心动那才是怪事呢。

最后还是宋老出面,带着陈芳王灿将人员筛选两遍,最后才选出来三十人。

不过这三十人在有心人眼里,只要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凡是被选中的,基本上都是平时在中科院不太爱说话,交际也不多的人。

而且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肯干活。

简而言之,就是老实本分。

众人猜测,这应该是九部给出的条件。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宋老跟陈芳的主意。

他们这样做目的很简单,将核心的人员送去最安全的地方。

在他们眼里,九部的研究院比起中科院安全多了。

其他的不说,你看过谁家保卫处有坦克的?

至于态度,最起码对待九部的工人也要比中科院的学者好吧。

见面会结束,杨小涛就让韩三凤过来接手,带着王灿一行人去了研究院,杨小涛则是跟陈芳宋老一起进了办公室。

刘丽雪熟练的端茶倒水,娄晓娥在一旁整理着文件,新年开始,事情特别多。

“你们真打算做这个卫星?”

宋老端起茶杯喝了口,一旁的陈芳也看过来。

“嗯,事情到了这一步,要是不做的话,我们的卫星电话怎么办?”

杨小涛淡定的说着,当然还有一句话没说。

未来是信息的时代。

通讯卫星必须要做。

而且这玩意越多越好。

“这玩意不好做,尤其是花钱跟流水似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宋老见杨小涛如此肯定还是开口提醒道。

杨小涛听了默默点头,然后拿起桌上茶杯,“技术方面我倒是不担心,毕竟咱们有成功的经验,现在又有陈伯王叔他们帮忙,做出来应该不成问题。”

杨小涛这样说也是有信心的,毕竟国内的能人还是很多的,尤其是现在的人都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哪怕面对没有接触的研究项目,也肯俯身研究。

正是有这么多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人,杨小涛才有这底气。

可随即杨小涛又露出一抹愁容,“但这成本也太高了!”

听杨小涛这样说,宋老和陈老都是齐齐点头。

“是啊,这成本确实不少。”

陈芳感慨一句。

虽然没有明说,但上级的态度变化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

对于科研卫星的研发事业,已经没了当初的那种热情与投入。

当然,并不是上级不想做,而是现如今国内的情况决定的。

国内基础建设还没做好,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教育,医疗甚至农业上都需要大把的钱来支持建设。

更不要说军事力量的建设了。

哪哪都需要钱啊。

他们中科院该做的都做了,也有了荣誉,为国争光了,也该,歇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