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越的悲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越的悲剧

军方这种意见得到了执委会的认可,于是符力和他的兄弟们就必须负担起额外的防御任务,如果这里真的遭受到外敌入侵,那么他们这帮警察就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起防御力量进行抵抗。当然执委会也不会就让他们拿着木制警棍去御敌,特地给他们配发了数十支“海汉兵工”新出的短筒霰弹步枪。不过平时这些步枪只会锁在武器库中,只有特殊时刻才能由本地的海汉主管干部授予他们使用武器的权力。

“不要停下来,跟着指示牌往前走!”符力见队伍突然慢了下来,便大声喝斥道:“别磨磨蹭蹭的,天都快黑了!”

在警察们的催促之下,首批的千名移民终于赶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进驻到营地当中。虽然没有预算和时间去修建胜利堡那样的大型棱堡驻地,但移民营地应有的设施还是非常齐备的,如外围的木制围墙、隔离壕沟、水井、公共厕所等等都一应俱全。移民们的居所依然是琼州特有的民居船型屋,不过现在的船型屋已经在建设部的手中得到了不少的改良,采用了预制的标准构件,不但搭建起来比较快速,日常维护也更为简单方便。

移民们入驻之后,先是由后勤部‘门’发放晚餐,而符力所带领的警队却没法在这个时候停下来休整,他们必须还要在营区外巡逻一圈,然后分配好值夜的岗位和人手才算完成今天的工作。

第二天一早,刺耳的起‘**’号就将移民们从梦中惊醒过来。从今天开始,他们就不能再继续吃闲饭了,要开始用自己的劳动力为海汉的事业添砖加瓦。

安西和他的随员并没有居住在船型屋里,而是住在特别为海汉干部准备的活动板房当中。虽然盐场建设早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操’作规程,但安西还是认为要亲自看一看才能放得下心来。这次在安西的大力倡导之下,莺歌海盐场的生产主管已经不再是穿越者,而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归化民蒋三蒋凯申。

蒋凯申的工作关系本来已经从盐场调动出去,去了民政系统做事。不过这次在策划莺歌海项目的时候,安西又出面将他要了回来,并且对其委以重任。而蒋凯申也因为这个任命,一下由三级劳工跨入了四级劳工的行列,成为执委会治下为数不多的高级归化民干部之一。

蒋凯申本人对于这样的提拔自然是感‘激’涕零,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自己能够跟着安西这样的贵人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因此也是下了决心要在新盐场的新岗位上好好表现一下。

“安总,这边就是我们规划好的一期工地。”蒋凯申弓着身子,站在安西旁边向他介绍眼前的施工情况:“一期工程有三百亩面积的晒盐池,工期是二十天,不过小人看了工期安排,认为这工期还可以再短一点,只需十五天就可完成。”

安西咳了一声道:“站直了说话,还有,不要小人小人的,听着不舒服。”

“是是是,小人……我记住了。”蒋凯申忙不迭地应声道。

“能够缩短工期是好事,但也要考虑到新移民的劳动情绪。这些人都是刚刚从大陆过来,对我们的劳动政策还不是很理解,你如果要求他们加班加点,那就得有合理的原因才行。我不希望这些人因为劳动负担过重而对盐场的工作安排产生抵触,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安西自然听得出蒋凯申的建议里多少有些表功的意图,至于他要如何缩短工期,这个不想可知只能是让下面的人加长工作时间了。

蒋凯申的头弯更低了:“是是是,我明白了。”

“我之前对你说过的两点要求,你还记得吗?”安西接着问道。

“记得记得,安总的教诲自然是记得的。”蒋凯申连忙说道:“安总说盐场生产建设一定要保质保量,先保质,再保量,我一直都是放在心里的。”

被分配到这里的一千移民,全部都被投放到盐场建设工程当中。他们需要在这里的内陆盐湖滩涂区修建出面积惊人的大型晒盐区,再利用这里所特有的高浓度盐水来生产质优价廉的海盐。

而后续的移民营区修建也在不断的进行之中,在年底之前,执委会要安排三到四千名移民进驻这里,一边生产一边扩建,并在明年年内完成莺歌海盐场的主体建设工程。

莺歌海盐场的建设工程紧锣密鼓进行之时,从澳‘门’来的葡萄牙人商船也第一次驶入了三亚港的港口。这艘两桅帆船来到三亚的最主要使命,就是完成双方在签署合作协议之后的首笔军火‘交’易,五百支二七式火绳枪和二十‘门’海汉火炮,以及相应的配套弹‘药’和维修配件。单以‘交’易金额来讲,这笔买卖并不算大,福建许心素向海汉下的每一笔订单都远远超过了这笔‘交’易的金额。但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次的‘交’易却是意味着双方已经完全放弃了之前的敌对态度,转向了通过贸易来实现合作共赢的方向。

但有人喜就有人忧,在执委们和葡萄牙人举杯共庆的时候,南越此时却已经陷入了最困难的境地当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