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158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关于这一点,石迪文提得比较隐晦,他相信即便钱天敦没品出其中的味道,身为海军司令的王汤姆肯定是能看明白的。

挟寇自重这种做法,对驻守海外的将领们来说肯定是大忌,但如果周边区域没有了能够对海汉产生威胁的敌人存在,执委会对于海外驻军的重视程度还能剩下多少呢?他们这些带兵大将要想申请军费,扩大编制,列装最新的武器装备,恐怕都将会受到更大的限制。

不仅如此,驻守海外殖民地的军队一般每过一年半载就会找机会实施作战行动,规模不见得会有多大,但只要能借此证明驻军的必要性就够了。

当然也会有一些特殊的例外存在,比如说钱天敦麾下的特战团便是军中的一个特例。这支精锐部队并无固定的驻地,通常都是哪里将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特战团就会被调去哪里驻扎。所以军中也有一种说法,凡特战团驻扎的地方就是前线。

基于这种专打硬仗的特殊职能,特战团也的确不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彰显自己的作用了,军费开支有执委会作担保,武器装备全是军中最先进型号,就连招人扩编也是一路绿灯。只要钱天敦打报告申请,一般都会很快得到执委会的批准。

所以石迪文认为,钱天敦主持的调查工作虽然用心,但他所得出的结论过于直白,如果能对其中的措辞作一些修改,让执委会看到的报告重点不是除根行动的未尽之处,而是保持海外驻军编制对维护各个殖民区安全的必要性,那或许会显得更合理一些。

而王汤姆在三亚的时间要比钱天敦多得多,对于某些官场规则肯定了然于胸,有他在大同江基地提点钱天敦,石迪文相信最终出来的调查报告会比当下所收到的这一份更妥当一些。

石迪文处理完这件事,接下来便是审查民政部门提交的日裔移民安置方案了。之前开会讨论过这个议题之后,石迪文便将此事交给了民政部门去策划,三天过去之后,具体的实施方案已经提交上来了。

按照民政部门的规划,被分配到舟山的这一批日裔移民将会分别安置到殖民区下属的十二处地方,其中有三处村镇是位于舟山岛上。考虑到舟山岛的接纳能力较强,本地的三处定居点将会安置大约五百名日裔移民,剩下的人则分散安置到殖民区的其他岛上。

这种人数不等的分配方式在之前已经经过了讨论,一部分地方的安置人数较多,目的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安置点的接收能力,以及新培训出来这些日裔民政人员中的佼佼者。

将要负责接收两百名移民的舟山岛白泉镇,是此次分配方案中人数最多的一处安置点。让石迪文稍感兴趣的是,负责此处的日裔民政人员是一个叫做秀念的日本僧人,其移民评级得到了“乙级上等”,这对普通移民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

石迪文对秀念倒是有一点印象,他记得在西归浦视察临时移民营地的时候,好像就有这么一个僧人在协助维持营地秩序,到了舟山之后能拿到这么高的评价,看样子此人还是个可造之材了。

石迪文并不会因为秀念的特殊出身而觉得有什么不妥,在他看来僧人这个身份只表示秀念是一名修行者,但海汉的法律可没有规定修行者不能为官府效力。事实上只要有能力且愿意效忠海汉,这些出身背景都只是可以忽略的小问题罢了。

石迪文大致翻看了一下安置方案,认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便很快签了字,让秘书返给民政部门尽快开始执行。这些日裔移民在离开平户之后已经消耗了海汉太多的经费和粮食,石迪文可不想继续白白养着他们。越早安置到地方上,就能越快开始生产活动。

“秀念,收拾好你的个人物品,到营办报到!”

秀念赶紧起立应了一声,他知道这大概是要开始分配真正的落脚之处了。

为期五天的培训期一晃而过,不管移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他们都得开始面对下一轮安排了。

秀念并不知道自己会被分配去什么地方,但负责培训他们这十多个人的民政官员在不经意漏过口风,秀念的安置去向应该不会差。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分配,秀念倒是并不紧张。

移民营里所有的日裔移民都得到了通知,按照这几天训练的队列,在操场上列成一个个方阵等待通知。虽然站姿不甚整齐,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但好歹是可以听教官哨声自行排好队列了,这番训练也算没有白费。

秀念从光明寺出来的时候就没带什么行李,仅仅只带了一身换洗衣物,用一块方布一裹,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了。不过他一直生活在庙里,就只能常年穿着僧袍,本来也不太讲究物质生活,所以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行头寒酸。

不多时民政官便带着花名册来了,拿着铁皮喇叭对众人宣布道:“我喊到名字的人,应到出列!”

说到名字,因为这些日裔移民都是平民身份,而这个时代的日本平民几乎都没有姓氏,为了便于登记和管理,民政部门就给这些日本人重新起了汉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