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民们的印象中衙门里的官老爷那就是天,别说是对你笑,就是这辈子能见到他们三两面都是祖坟烧高香了。更别说象杨林这样的官儿还出城亲自迎接。
杨林温暖和煦的笑容就好比冬日里的暖阳,让这些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的流民们心中大定。许多因为思乡暗中抹眼泪的人也擦干泪痕,仔细打量起杨林。
杨林威武英俊彬彬有礼的模样,给流民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们又听旁边的官兵介绍,才知道这就是叆阳一城守将杨林杨游击。顿时惹得人群中发出一片“杨游击真年轻”、“杨游击威武”的惊呼声。
流民们在船上时就知道自己能被招来辽东,避免全家被冻死、饿死和病死,全是眼前这位杨游击的功劳。因此纷纷向其下跪表示感谢。
“各位乡亲快快请起,你们这样倒是折煞我了!”
杨林将眼前的流民们逐个扶起,道:“乡亲们,你们从今天踏入我叆阳地界起,就是我叆阳百姓了。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们新的家园。现在我需要你们听从官兵和官差的安排,先洗漱后吃饭,然后再美美的睡上一觉。至于你们今后干什么、住在哪里,以及分得的土地都在哪里,等睡醒以后自会有人告诉你们!”
流民们齐齐抱拳回应道:“多谢大人的厚爱,我等草民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里,剩余的流民分两批先后到达叆阳。每次杨林都会出城迎接,这让流民们感动不已。
流民来辽东的路途约有七八百里,其中大部分是海路。好在有医官和护卫随行,三千人除了有些晕船产生不适以外,路上竟无一人死亡。流民们为此跪拜杨林以及路上的随行人员,以表感激之情。此事也让叆阳军民赞叹不已。
流民们长期吃不饱饭造成营养不良,许多人面黄肌瘦羸弱不堪。如果冷不丁的吃的太饱或太撑,他们的肠胃会受不了,再加上长途跋涉水土不服,轻则生病重则丧命。因此在头三天之内,杨林都是让人给他(她)们提供稀粥和有限的面食,以此让他(她)们的肠胃能逐渐适应。接下来才开始慢慢变为干饭让他们能吃饱。
流民们在此期间是集中住在城外,也算是观察隔离期。以防他(她)们当中有人携带传染病源对叆阳产生威胁。
医师总管魏方亭就住在流民的住地中,每日亲自检查流民,并安排人手定时进行消杀。同时也开始强制流民注意个人卫生,不得喝生水,更不得吃老鼠或其它野生动物。如果发现谁违反规定,将立刻遣回原籍。
好在流民们都知道这是为自己好,也没谁真想试试被遣返原籍的滋味。因此他们极力配合,隔离期过后并没有发生违规事件和疫病。
接下来流民们被分散到各村屯,而官府也兑现了分房分地这些承诺。虽然这些土地大部分是未开垦的荒地,上面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甚至还有湿地和沼泽。但这也阻挡不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因为与在家乡无地可种的悲惨境况相比,这里的生活好的太多。现在他们只要清除杂草和排除积水,那么这些土地都将变成上好的良田。也将变为他们的资产传承下去。
移民们是第一次看见辽东黑油油的土地,这代表着丰厚的收成和生存下去希望。而且这里土地肥沃,泥土里极少有石头和沙土掺杂。因此他们激动万分,许多人抑制不住对土地的依恋和喜欢。跪在地上把头深深的埋在泥土里,贪婪呼吸着其中的芳香和生机。
刀耕火种、开垦荒地是中华先民自古以来的优秀天赋。面对着属于自己的土地,移民们发挥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他们在官府和当地村民的帮助指点下,先是沿着自己的地界挖出一道浅沟,这样不仅能清晰标示出自己土地的范围,而且在放火烧荒时可以起到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然后再放火烧荒,并将烧尽的草木灰翻耕进泥土里,以便增加土地的肥力和有机成份。
对于沼泽和湿地,移民们先是挖掘排水沟渠放干积水。然后再仔细查找湿地和沼泽中存在的泉眼。能堵上的堵上,不能堵上就挖大缺口作为种地灌溉用的水源。或者把这些泉眼用沟渠连接起来,将多余的水引到低洼之处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泡子,作为防旱储水之地。
至于住房,因为叆阳现在正在进行“归村并屯”,各村屯住房较为紧张。所以移民们也要参与其中,自己动手与本地村民共同修建自己的住房。因此叆阳周边的村屯,目之所及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对于农业,杨林把自己知道的后世知识都拿了出来。什么除草、预防病虫害、肥料使用,甚至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等等。可是在没有先进生产力和科技的支持下,他的知识能用的上极少。再加上他本身对农业的知识储备不多,有许多知识倒不如现在农民自身的实用。
先期将移民们安置好后,孙家等商贾向杨林报账。这次招募移民共花费白银五千余两。虽然对外说是商贾们招流民来种地,但实际上是杨林在主导这事儿,钱也是他出。毕竟不能啥事儿都让商贾们出钱,他们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只要他们能留在叆阳经商,那么就有税收来源。所以鼠目寸光、杀鸡取卵的事儿不能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