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崔民正竭力反对正有大半缘由就是他清河崔氏地处河北,无论如何不想家乡遭受劫难。毕竟那么多土地田亩,还有依附他们的佃户奴仆,打起仗来吃亏的终究还是世家门阀。
另外一小半原因就是清河崔氏为首的这些世家其实对于突厥并不是那么敌对,早年他们可以投靠鲜卑人,现在换成突厥人自然没什么心理阻碍。而且世家门阀与各路豪强都有联系,如崔民正投靠窦建德,自然也有别的兄弟投靠李阀、投靠山东义军。
就连他的叔父,那位隋朝大将军崔仲方,也不想想清河可是在北齐境内,怎么就跑到北周当官?说到底,世家大族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会帮助窦建德,但是真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终究要以家族为念。
因此崔民正出言反对,与他同一立场的世家子弟纷纷劝戒,一时间声势浩大,让窦建德满肚子火气发不出来。
这些世家子弟投效于他意味着窦建德不再缺少基层官吏,双方是个合作关系,若他们不愿鼎力相助,窦建德的许多命令甚至无法深入地方,也只有起家的高鸡泊那等穷困之地才会誓死相随。
所以窦建德必须考虑到这些世家子弟的意见,而当他们表露出不希望通过战争解决和突厥人的矛盾时,那些武将也不得不偃旗息鼓,气势瞬间衰落许多,等候着窦建德做出最后决断。
苏定方本想忍耐,可是一想到自己家卷就在河间附近,当即怒而起身骂到:“突厥狗本来就不可信,现在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他们不守信用劫掠咱们。这口气老子咽不下!王上,请让我带兵,给我三万精骑,不,一万!我就能趁夜突袭杀死他们!”
苏定方的奋起令一些武将重整旗鼓,目光灼灼的看向窦建德希望这位素来以为人宽宏能纳谏的枭雄这次能改变想法,如当年起兵的时候那样振臂高呼。
大家犹记得当时还是草寇的窦建德面黄肌瘦,高大的身材穿着掩盖不住露出肋骨的破旧衣衫,依然问心无愧地对着他们,双手朝向天空握紧拳大喊,“我们给隋朝纳粮、服劳役,可是狗官不给我们活路,三征之前就按倍田交粮纳税,三征之后男儿死伤惨烈只剩下妇人却还要继续缴纳相同甚至更多粮草……不是咱们不想当顺民过好日子,而是狗官不让咱们活,反正都是一死,那拼着一条贱命,你们愿意和我窦建德一起把狗官杀了吗?”
于是群起响应,窦建德连战连胜,将缴获物资全部发给士卒,自己肉都不舍得吃分给众人,平时吃的只是蔬菜、脱皮粟米饭。他的妻子曹氏不穿丝织衣裳,亲自下地劳作。最终方有今日割据河北一举击破李密的声势。
然而崔民正为首的世族文官没有经历过那些峥嵘岁月,考虑的还是真的打起仗来损伤到他们家族田亩,到时候就算胜了,死掉的佃户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窦建德不会念着他们好替他们填充人手,只会趁机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所以文官虽然此时沉默,可是双眼期盼的看向窦建德,分明给他无尽的压力。
寇仲略有茫然,一切都如文搏所料,果然是突厥人那边生了乱子。他心中嗤笑窦建德引狼入室,可也明白这对于北地的割据势力来说基本上没有办法的事情。也就关中因为有文搏和传说中的“岳山”两名顶尖高手坐镇,让见识过“铁勒飞鹰”如何惨死于文搏之手的突利可汗不敢妄动,方才保有暂时安宁。
这时候寇仲视线转向文搏,他觉得文搏既然出面肯定是有办法帮助窦建德解决突厥。因为像文搏这样的顶尖高手只要愿意放下身段藏身军中,趁着双方交战时突施辣手斩将夺旗,突厥人本就不算严明的军纪立刻就要败坏,没了指挥的突厥骑兵就算实力犹在也得俯首。
可文搏的面容在覆面盔下看不见丝毫,仅是抱着手臂一言不发,冷眼旁观着众生相,倒真像是泥塑木偶的佛像一样俯视着一切。
见到文搏如此态度,寇仲知道这是让他随意,于是寇仲贴近苏定方说了几句话,这位少年将军跟寇仲年纪相彷,两人关系不错,他虽然弄不清文搏深浅,但是对于寇仲的个人武力心服口服,苏定方立刻有了把握,再次上前抱拳恳求。
“长乐王,在下尚有一计定能以少胜多击破突厥!”苏定方越众出列一开口就令众人心中一跳,视线纷纷向他看来想听听这位刚建了大功的小将有何计谋。
只听苏定方说道:“若是两军交战,确实突厥方面略胜我军。可是突厥人素来军纪涣散,如狼群捕猎,指挥全靠头人呼喝。若是咱们能施以斩首之计杀死颉利,突厥再是势大也不堪一击!”
苏定方想的就是以他和寇仲二人之力,突袭突厥人中军大帐必定能迫得颉利可汗狼狈逃窜。历史上也正是这位带着几百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牙帐,直接大破突厥。所以他说这话文搏不由点头赞许,觉得正合此情此景。
这话说得轻松,众人刚刚提起的好奇心顿时收敛,谁不知道斩首战术好用?但是数万大军之中你光是找到指挥中心都是难事,还要突破重重敌阵斩将夺旗,真当你苏定方是关羽在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