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明末 > 第四百七十七章 决战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命令。”

陈望双手撑靠在沙盘的边缘,目光从沙盘之上密布的红蓝两色旌旗之间缓缓掠过,平静的开口。

负责记录的参谋武官当即低头,拿起了毛笔,凝神静气,等待着陈望军令的下达。

“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陈永福四师,依照参谋司原定撤离计划,于今日四更时分,撤离府河沿岸。”

随着陈望的声音在中军帐中缓缓响起,负责记录的参谋武官当下落快速的书写了起来。

“再令。”

“周遇懋守备八蜡铺,高谦、曹变蛟两部北上接应。”

陈望抬起了头,看向一旁站的笔直的代正霖,询问道。

“河南镇第八师到什么地方了。”

代正霖微微垂首,汇报道。

“河南镇第八师战兵一万两千人,已由胡知礼所率,进驻泗水以东的桥河集。”

河南镇的第八师,前身是开封城中的社兵。

此后停留在徐州,又扩招了四千人,编为一师。

担任主官的人,正是被陈望外派而去的胡知礼。

胡知礼跟在陈望的身边学习了很久,早已经今非昔比,执掌一师的部队对于他来说并不难。

桥河集在泗水的东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方。

如果不守桥河集,清军便可以一路南下,长驱直入,从他们的东面渡河而来,威胁到大军的侧翼。

所以陈望在权衡利弊之下,选择了让胡知礼守桥河集。

作为河南镇第八师的原开封社兵,比起河南镇其他的部队,成军可以说是最早的,甚至是还早于河南镇的新军。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开封城中的良家子,识字率甚至直追汉中镇的直属营兵。

在陈望南征北伐的路途之中,这支原先只是为了守卫开封存在的社兵,早已经是成为了一支精锐之师。

他们全员列装海誓铳,是所有营镇之中,最为贴近汉中镇的一支部队。

虽然远离开封,远离他们的家乡,但是他们的士气仍然高昂。

北伐的军令传下,各镇兵马纷纷请战。

这些开封的社兵们,甚至上陈了一封万言书请战,所有人在一面大旗之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此表明决死之心。

陈望的目光在桥河集上没有停留太久。

胡知礼现在的能力,他极为信任,桥河集交给他来守卫,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更不用提,现在的桥河集,早就在数万民夫的两月的营建之下,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军事堡垒。

让陈望在意的,还是正面的战场。

在下达了撤退和接应的命令之后,陈望仍然有些踌躇。

陈望抬起头,越过了身前巨大的沙盘,向着沙盘之后的一众靖南军将校看去。

“陈功。”

“末将在。”

陈功迈步上前,挺直了脊背,向着陈望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

济宁之战事关重大,哪怕是陈望毫不怀疑此战的胜利,但是他还是将陈功从南京调到了前线。

如今在他的军中,只是曹变蛟一员猛将来统领骑兵。

这还远远不够,所以陈望才将陈功从南方调来。

接替陈功统领平南镇,镇守南京的,是一直以来被陈望留在汉中镇下管理军务的唐世平。

作为最早效忠的唐世平,因为处理政事军务的能力,一直以来被陈望倚做重要的内政人员,留守在汉中府内。

而后各地的军器局相继设立,这些军器局,基本都是归属在唐世平的统管之下。

在军事上,唐世平的能力并不出众。

但是在军务、后勤、政事上,唐世平的能力毋容置疑。

如今的南国并无战事,处于一种诡异的平和之中。

新立的明庭,完全就是一个空架。

比起历史上的南明朝廷不知道虚弱了多少倍。

万民军几乎打废了整个南国的官绅地主。

原先崇祯所下的允许各地编练社兵团练的权力,也已经被陈望用朝廷的名义尽数收回。

在平南镇八万大军,还有更北方靖南军数十万大军的强有力的威胁之下。

南国一众官绅士族干脆利落的放下了手中的权力。

无论是大义,还是军权,都不在他们的手上。

毕竟。

昔日势如破竹、令官军节节败退的万民军。

却在扬州一役中全军覆没。

李岩兵败授首,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摧枯拉朽,一夕倾覆。

陈望檄文传至,万民军所据南直隶七府,望风归降,莫敢不从。

江南之地闻陈望之名而震怖,夜啼小儿闻其名而噤声。

如今的明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权柄,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空架。

万民军降兵之中的精锐,也被陈望挑选了出来编入了平南镇中。

平南镇扩充了四师的兵马,变成了十个师。

万民军的降兵并没有如同西军和南国诸镇的兵马独自成师,而是和原先平南镇的兵马混杂在了一起。

同时的基层军官和主官,不是平南镇原先的军官,就是从汉中镇内调集而去,基本没有万民军出身的军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