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龙环之盘古大陆 > 第九章 东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众荣揉揉鼻子,他知道易苗说的谁。“在那里磨叽啥呐?不想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他们惊喜的转过身,说话的人正是他们想的那个人,李烨。李烨穿了一身熟悉的书院灰色长袍,身上啥也没带,手里牵了头驴。“我来送送你们,知道你们要远行,你看这次我把我家的驴都贡献出来了,马车太大,我可不敢偷。”李烨笑呵呵地说。易苗和刘众荣过去抱了一下李烨,三人顺着官道继续前行。一路上,李烨嘻嘻哈哈,问着他们家里安排的情况,说还有啥事尽管告诉他。另外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说着话,他们的心情显然没李烨好。到了城外十里,易苗说送差不多了,让李烨回去,李烨坚持说再送送。到了城外二十里,易苗和刘众荣说啥也不让李烨送了。李烨见瞒不过去了,眼一瞪,提高声音说道:“谁告诉你们本大爷要回去了,给家里的信本大爷都留好了,再说偷了驴,回去要挨打的。”但戏弄人也是要挨打的,刚说完,李烨左右屁股上就各挨了一记鞭腿。李烨挥舞着双手,挪动着身躯躲避着即将要到来的攻击,一边还喊:“打归打,别打脸。另外本大爷是偷跑出来的,除了这驴,本大爷啥也没带,你们要管吃管喝管住,条件太差了我可不答应!”易苗,刘众荣,又踢了两脚,气也消了。想到三人不用分开,笼罩在二人心头的阴霾也一扫而空,就不和他计较了。

三人继续赶路,走了不久,刘众荣走不动了,没办法,负担比较重。他也不客气,跑到驴子旁边,跨步就跳上了驴子,好在他年纪还不大,驴的负重能力也还可以。这团大白肉就压在这头可怜的小青驴身上,继续上路。李烨牵着驴,冲着易苗指了指驴子,说道:“看到了吗?幸亏本大爷牵了头驴,要不然这一路,你背他?”易苗看着不断从驴鼻子里喷出来的粗气,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咽了一口口水。

这天他们走了四十里路,找了个小客栈住了下来,主要是李烨心疼那小青驴,前面路还远,驴要是压坏了,就没法走了。晚上,三人围坐在房间的方桌前,拿着茶杯,有点想家。这是他们第一次晚上在外面过夜。易苗在想:“这会儿父亲应该发现自己留下的那封信了,他不会太激动吧,他不会追出武州吧”。刘众荣想家里的肉包子了,小客栈的饭菜不好吃,出门包袱里东西塞太多,包子他就随身揣了几个,路上早吃完了。稍后他又想张小姐了,“娶妻当如阴丽华”,可是阴丽华那么好娶吗?这次出来一定要干出些事,然后风风光光的回去提亲。李烨在想:“家里应该也发现他偷驴跑了,家里没啥可让他担心的,缺了他,家中还少个捣蛋的。但回去估计也要挨一顿父母的混合双打,算了,挨就挨吧”。三人中李烨是想的最开的人。赶了一天路,大家都累了,话路上也说多了,嘴也累,三人洗洗上床睡觉。

躺在床上,易苗还是无法入睡,他知道此去东京可能要面对什么。他需要力量,他需要很多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看看身边已然熟睡的两个从小一起和稀泥的兄弟,没有比他们更值得信任的人了。可他们如果能力不够,不但帮不了自己,可能还会有危险。如果有危险,宁可不把他们卷进来。他想了又想,用右手手指轻轻点在刘众荣的胖手上,进入放空状态。既然自己可以引导手镯放出的和光到自己左手,那他说不定能把它引导到其他人身上。他推断的没错,和光真的可以引导到其他人身上,易苗禁不住一阵欣喜,斟酌了一番,先调整了一下手镯的状态,开始引导和光进入刘众荣的眉心。第二天起床,其他两人恢复了昨日的神采,易苗却还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之后的日子里,他们三人今天走四十里,明天走三十里。碰到大点的城镇就多住几天,吃吃好吃的,逛逛好玩的,易苗一点也不急,因为调整李烨和刘众荣的身体是需要时间的。苏老在临行时赠送了他八百两银票,刘众荣也带了五十两。根本不用为钱发愁。到了大城镇,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逛古玩市场,淘宝贝,淘完了他们也不卖,就让驴驮着。一路走来,李烨长高了不少,肌肉也健壮了,刘众荣体力变好了,没有走不动道了,而且身体变灵敏,变成了一个灵活的胖子。二人本来就在长身体的年纪,又走了这么长的路,自以为锻炼了身体,所以身体好了。他们哪里知道,易苗每晚都在为他们调理着身体。他们不但身体好了,其实各项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只不过这一路,他们两个也不怎么用脑。与他们相比,易苗倒是没怎么变化,现在三人中他是最瘦小的。

东京城,陈国的首都,天子脚下,人口近百万,位于陈国西北,离陈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境都不算太远。陈国开国皇帝为了表现守卫国家疆土的决心,把首都定于此地。但这个决定让后继的皇帝们头痛不已,陈国自开国后,一向重文轻武,武备薄弱,几次被敌人攻破边境防线,兵围东京。好在陈国有三个邻国,北方有赵国,西边有越国,西北还和南凉接壤。这三个国家相互牵制,都把陈国当成一块肥肉,但谁也不敢贸然吞并陈国,引起其他两国的合力攻击。虽然有牵制,但不妨碍他们来打秋风,今天南凉找个理由打打你,明天赵国骚扰骚扰你。每次边境有事,陈国皇帝都惊慌失措,派人议和,花钱买朋友,交粮保平安。目前陈国对三个邻国年年有岁贡,陈国皇帝美其名曰此乃上邦天国,帮助友国,教化蛮夷之资。既然要交岁贡,必然要有人出钱,皇帝出钱是不可能的,大臣们更加个个都是“两袖清风”,哪里会有余粮。于是陈国的赋税年年加重,赋税如果不好加,就临时收个费。总之陈国的国策就是“对外死要脸面,不怕花钱。对内死不要脸,死也要钱。”好在陈国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再加上海运,交通发达,所以商业也比较兴旺。百姓在起早贪黑的工作之下,日子也算是勉强过的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