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纯原乡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百度看见一段话:

“以前我们缺自由,所以大家都寻找自由;但今天自由了,我们却不会思考,活在了条条框框和范式里,有时候还笑范式之外的人,这是值得反思的。我觉得冰岛的人和音乐对我们的最大价值,就是提供了一个精神自由的方向和解脱的方式。”

且不说音乐,而且我也不懂音乐。

像桃花源这样的地方,在中国是理想主义,但放在世界,类似于这样的地方的确存在,它常常存在于面积不大,人也不多的偏僻处,貌似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人们才会少了生存上的竞争、物质的攀比,从而安心做自己。

毫无疑问,我们多数人生活在这种大背景环境下,是享受不到这种心灵的自由的,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价值观不被环境污染,按照老子的思维模式,人越执着于一件事物,往往是因为缺,对于已经拥有的反而不觉得知足。

也许你觉得自己很知足,但是你所处的环境往往逼迫你去和别人竞争,你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争什么,所做的一切对于自己有什么意义,因此,对于活的清醒的一部分人来说,生活是一场虚伪的剧本,自己只是里面一个早被安排命运的人物,又何必太认真?很多事情是既定的,你能决定的,也不过是自己命运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都是环境在推着你走。

物化的世界,每个人都带着这样的眼镜去看待别人,现实中也的确一直都是如此,只不过如今已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变得有些虚伪了,你想遇见一见钟情的让你心动的人,那满大街到处都是俊男靓女,你也可以把自己收拾的好看一些,好让别人对你见色起意,只是一切在掺杂了某些东西之后似乎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所以对于这种无论如何付出,关系总是被利益拉扯着的感情,支撑下去实在太累,而孤寂,是大多数人都抗拒的状态。

我刚来的时候其实也有点容貌焦虑,会和别人一样,出门前刻意打扮一下自己,不过除去那些仪表上的收拾,剩下的就很繁琐了,总之后来也算放纵了,不怎么爱买衣服也不怎么想吸引异性,这算是一种反焦虑吧。心里想的是,要是光靠外表来吸引别人那别人也太肤浅(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而且那也让自己感觉很不自然,如果连自己都不想这样,那么也无需在意别人的眼光了,首先成为自己,再去讨好别人。

成年人的世界里,交往显得过于艰难,有人想支配,有人想被呵护,有人想安逸,有人想刺激,如此种种……想找一个足够契合的人,其实也有点难。

做自己有时候并不是不爱这个世界,而是找不到真正懂自己的人,所以只能保持孤傲的格调。既然不能对别人抱有期待,那就只能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

都说大学是自由的,但是目前看来,在这自由之外,是自身对舒适的过度追求和依赖,以及现实中尚存在的各种竞争问题,因此本质上我们的自由只是一种假象。

关于学校的记忆很多,图书馆,操场,食堂,教室,宿舍……就目前来说,我最爱去的还是操场,除了可以吹风晒太阳锻炼,也可以顺便买点东西,给熬夜的身体补充一些能量。

路上也会碰到各种人,到了中午常常会听到广播放歌,光周杰伦的就放了很多次,大概青春是个什么样子,听他的歌就有画面感了。

听着歌拉着单杠,锻炼一番后坐在地上发发呆,完事去食堂吃个饭,或者去小卖部买瓶汽水,这样的单身日子,也挺好。

既然达不到某种状态,就只能学着享受已有的状态,这也算无可奈何,随遇而安。

一年有很多个晴天,花却只开一季,鸟儿天天都在吟唱,你却不晓得它们是不是昨天的鸟儿,这些缤纷清朗的时间,你是否足够珍惜?还是在欢笑中随意消磨了去?

最后留几行浅句。

《期待》

留着期待,也许,也是一种伤害

可谁都愿承受这份伤害。

你说为情所伤,好过一人颓废,

的确如此,空气的存在

不止是让我们忘记呼吸

也是在虚无的梦境中,模糊了——

朦胧的相遇,竟如此流逝

然后这距离隔绝了回忆的温热

万分之一的缘,静静挂在天空

而我徘徊在一幕幕快乐的城市

漂浮的音乐,击打着空灵心事

抽空着卑微灵魂,

葬爱鲜红的浪漫。

你说雨过天会晴,风景会更好

所以痛感不再被压抑

云散了,梦醒了,

对白不再有意义,

而昏暗的梦境,醒来用灵感记录

种种无端流逝的感觉,我继续。

(修改版)

留着期待,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要无欲求却也不能,

但这就是身为凡人的命题。

靠近感觉吧,但不要抱紧,

得不到的,才是你最想留住的,

也不要让无声的寂静淹没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