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纯原乡 > 第三百二十八章 诸位告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这么多日子的折磨,《后来的渺小》&《最初》&《快乐真谛》三部曲系列总算写完了。

共六章,从五月底,一直写到现在的八月,总共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可我都没有写,因为我希望这个系列是完整贯穿下来的,中间不能穿插无关的东西。事实上,这也是我至今为止写的最长最累的一个篇章,当然,最终成果虽有瑕疵,但整体还是感觉超越了过去的自己,有句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

当然,主要原因其实是,借用周某人的名言说,因为我目前都在玩。

那么,按照老规矩,还是先讲讲在创作这几章时的事情吧。

在此之前,我需要先说说,这本书《纯原乡》其实是分卷的,可能读者朋友们在看的时候不会在意这些,不过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在这些细节上花心思的,虽然这种心思从来不肯用于讨好异性,反正,就那样吧。

单身虽然痛苦,但写作也很伟大啊!!

所以,第一章《从零开始》到五十三章《渐渐》,这部分是属于第一卷“浅”,当时我写的卷语是“青春是一页淡淡的心绪,写不完,也留不住,却会成为最好的回忆”。

而从五十四章《叶之私语》到二百六十四章《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为第二卷“立”,卷语是“人生在世,忽然而立。”那时候想的是只写两卷,第二卷直接写到三十岁,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还是升起了开第三卷的想法。

因为当时心里隐约有一种需要进阶的预兆,再写的话会出现和之前相比较大的断层感,需要分卷来隔开,所以有了从《随记山水》一直到现在的第三卷“尘”,卷语为“我本微尘,心向天空”。灵感来自于以前网上看过的一句话“我本微末凡尘,可也心向天空”。叫这个名字,其实也是出于去年此时的状态和心境,那时候刚开始脱离大学接触社会,一切生活又变得陌生起来,需要重新慢慢摸索,虽然个人依然很渺小,但心里依然有一些对未来的憧憬。

第三卷和第二卷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每一章的内容变多了,以前可能只有

目前来看,第二卷是写的最长的,毕竟这一卷贯穿了我的两年专科大学时间,那时候灵感也不少,生活更丰富,虽然文笔尚浅,但那时候的创造力明显更积极,第三卷里写的东西,基本上在第二卷都被玩过了,第三卷说白了就是在第二卷的基础上,对自己已经掌握的风格进行了更多升华而已。

我最近之所以如此执着于写《后来的渺小》系列,其实也是比较纠结的结果,因为有一段时间我很想不写了,把《快乐真谛》写完,第三卷完结,整本书也可以完结了,但我又觉得太过可惜,而且最近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创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远远没有走到尽头,所以,第四卷大概也是有的,只不过,随着自己生活越来越忙,而本人又懒的情况下,以后更新肯定快不了多少,所以第四卷绝对不可能很短时间内写完,可能还能写两年吧。

反正我在这里立个flag了,只要自己还是单身狗,就不停止创作,我对自己保持单身的能力还是很有自信的。

《后来的渺小》,名字的含义很明了,即是指我们在长大后,各自都变得烦恼无奈,孤独无助,所以整体写的比较伤感,当然,我就好这一口;《最初》则是对过往的一种赞美怀念,所以有快乐也有失落;《快乐真谛》是最后的总结。

其实最开始只打算写《最初》和《后来的渺小》,而且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把《最初》放在前面,但我却喜欢从因果关系出发,因为后来的我们都很“渺小”,所以有了对“最初”的怀念,最后自问自答,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快乐真谛。

《后来的渺小》一共花了三章篇幅,一开始只写了第一章,也只打算就写一章,但在写第一章的时候产生了不少边角料,扔了觉得可惜,所以又写了几首,放到了后面凑成了所谓的“续”,后来想着,反正已经写了两章了,而且第二章写的不是很满意,干脆再写一章,而且《最初》也不好写,需要时间缓冲,所以又出了《后来的渺小(终)》。

《后来的渺小》篇目有微笑、小雨转晴、摆烂人生、那座桥、后来的渺小、与自己对峙、乌鸦(新编版)、归去来、承认、渺茫的漂流(新编版)。

我个人觉得这是三章里质量最好的,个人满意的就有微笑、乌鸦、归去来,渺茫的漂流。其他的虽说虽说有些粗糙和刻意,但好在某些地方有一定的新意,让整篇看下来不是那么枯燥。

当然,大多数都是最近写的,但也有例外,如乌鸦和渺茫的漂流这两篇,在之前就有了,只是当时写的差点感觉,现在给补充了一些,可读性也高了。

如果挨个来简单讲解下的话,“微笑”想表达的就是对时间与成长的一种无奈,曾经的快乐也被如今的忙碌取代,想说说话还要看各自的排班,这一首其实是写给家人的,尤其是我的母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