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一剑吞鸿 > 第124章 耕怠无获,事辍无功(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耕怠无获,事辍无功(下)

此时的刘彦,满面温和,在刘彦的授意下,甘泉居中的四张小桌被紧凑的摆在了一起,两两并列,小桌与小桌,仅有七寸之距,刘彦从怀中掏出了一枚沙果,用前襟蹭了蹭便大口啃食起来,他一边吃,一边左摇右摆地走到一张小桌前,坐了下来。随后,用力拍了拍旁边座位的蒲垫,向吕铮嘿嘿一笑,吕铮还之一笑,走到刘彦旁边,撩衣跪坐。

不到十息的光景,沈希言、赵于渊联袂阔步而来,行过君臣之礼后,兴高采烈地落座,四人两两对视,眼中只见意气风发。

刘彦笑看着满面春光的二人,心中也是一阵激动,朗声笑到,“瑞雪兆丰年,两位爱卿脚踏瑞雪而来,想必是事有所成啊?”

大司农沈希言年长赵于渊几岁,便先开了口,只见其神采飞扬地说,“陛下,五年前,微臣与赵少府受陛下之重托,观春秋之微动、察天道之变化,广纳良谏,历经五年考证编纂,昨夜终成《五谷民令》《未央典》两道法令。今日,特携两卷前来复命,还请陛下勘验斧正。”

大司农沈希言和少府赵于渊都是名满天下的才子,近几年才被刘彦擢升提拔,两人都因极心无二虑,深受刘彦赏识,委以重任。

刘彦早就猜到了两人来此禀报的结果,但听完二人汇报之后,却仍惊喜异常,强压喜悦,他转头对吕铮说道,“风云际会,英才辈出。吕相,我大汉有此勾股重臣,何愁汉室不能兴盛啊!哈哈哈。”

此时的吕铮,与初时听到刘氏覆灭的消息想比,面上浮现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在他看来,制定国家律法,才是国之重臣所要承担之责。他深深地看了两人一眼,对刘彦真诚地说,“全仗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大汉朝廷才有今日人才济济之局面。陛下,老臣之意,不如,先听听两位大人的高论?”

刘彦微微点了点头,伸出右手前摆了一下,示意两人对新着的一令一典进行详细说明。

一转眼,殿外已经苍烟落日照,看殿内,仍传君臣笑谈声。

夕食已到,小常侍赭红心中又犯了难,天家衣食住行皆有章制,若因提醒不到而误了饭时,自己又要挨板子喽,可在这时自己贸然闯入,定会惹得圣心不悦,到时候也会挨板子的!

想到这,小赭红踮起脚尖,向殿内偷偷瞄了一眼,见四人仍然没有散会吃饭的意思,眼睛灵动转,命人取来四碗冰好的沙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

小赭红未言未语,仅是将每碗沙果放到了四张小桌的左上角,便撤盘退步,恭谨地站在刘彦身后待诏。

在桌上四人的吐沫横飞中,刘彦略感口干,终是不自觉地伸手向那满载心爱之物的沙果碗够去,两手刚刚捻起一枚果子,才后知后觉地问道,“什么时辰了?”

小赭红前移一步,“陛下,此为日落月出之交际,该用膳啦!”

刘彦恍然大悟,哈哈大笑,“瞧瞧,瞧瞧!这身边要是没个知心人儿,朕恐怕连饭都吃不上,哈哈。”

其余三人也跟着大笑了起来。

沈希言、赵于渊两人眼神交错,一齐起身,向刘彦拱手道,“陛下,圣尊常健,方为我大汉万民之大幸,还请陛下保重龙体,臣等今日告退,改日再来向陛下禀报。”

见天色已晚,刘彦也未强留,起身向两人深深拱手,真诚说道,“两位爱卿为国操劳数载,得此治国良典,朕以为,你们才是这江山之幸,万民之幸呐!二位爱卿早早休息,令典之事咱们翌日再议!”

在吕铮的陪同下,刘彦将两人送到了殿门口,目送两人下阶远去。

总喜欢白天活动的日头,此刻仅剩了一条尾巴。

殿门口,吕铮坐在台阶上,刘彦移步到吕铮身后,轻轻为其捏起了肩膀,两人亲昵的好似父子一般。

看着沈赵两人渐行渐远,刘彦轻声说道,“老师,沈、赵两卿所制民政和皇族新法,可行否?”

吕铮喃喃说道,“《未央典》这本皇族新法,涉及宗族管理事务,老臣不便妄言,还需陛下独断圣裁。古人云: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沈希言的那本《五谷民令》想要落地生根,还需找一片沃土试他一试。”

夕阳配老叟,这位厚积薄发、年过古稀的大汉柱石,伸手拍了拍刘彦抚在肩上的双手,温声道,“至于在哪里试嘛!想必,陛下心中应该已有明断了吧。”

刘彦眼看夕阳余晖,说道,“老师,华兴、彰武、辽西、赤松、方谷五郡,扼守北通中原之要道,不可不察。如今华兴郡刘家平定,其余四郡世族力量稍显薄弱,正好可以遣一能臣,任五郡平田令,在五郡之地,推行沈希言的《五谷民令》,以验真伪。”

“甚好!”吕铮淡淡一笑,“陛下恐怕早就谋划好了吧?甚至连五郡平田令该谁去上任,也有意向人选了吧?”

刘彦轻轻一笑,幸好自己不是善妒的君王,不然眼前这位老人,早不知被赐死几回了,对吕铮,刘彦向来是想到哪说到哪,他换了个话题,问道,“老师,沈、赵两人性好刚,姿峭直,切事情,明事非,其极惨礉少恩,可谓忠臣、能臣,若朕百年之后,可托孤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