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一剑吞鸿 > 第303章 芳枝归隐,青鸟飞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3章 芳枝归隐,青鸟飞藏

最后,苏御在洛阳白马寺向老一禅求得上好的紫檀锦盒后,已是雪鬓蓬松、星光晃亮的他,终于打算带寒李最后望一眼江湖,然后让他魂归故土,安魂永逝。

此时的苏御,是悲伤的,是愤世嫉俗的,他很儒家分开两派老死不相往来,他恨国家零乱国力难以凝聚,他恨百姓民智不开甘为猪狗,他恨儒家不能独尊江湖,他恨庙堂文武忙于勾心斗角,他恨江湖群豪只顾自己私利,他的恨和悲伤,真如滔滔不绝的长江与黄河,绵绵无绝期啊!

可当老苏御风尘仆仆的站在长安雄城外时,胸中一股憋闷之气,终于息了下去。

只见横门之外,天子刘彦黄袍加身、独占鳌头,百官肃穆身后、衣摆飘飘,三千羽林郎提戈持戟,林立在朱雀大街两侧,羽林之后,衣着各异的百姓夹到迎立,安静等待着他们心中的英雄归来。

苏御本以为刘彦会一番慷慨陈词,将‘身子降尊相迎’说的天花乱坠,怎知天子刘彦慈眉善目,上前拉住自己的左臂,“走,苏老,随朕回家!”

苏御情难自控,老泪纵横。

......

帝都繁华似锦,金秋更胜一筹,山河偃仰无不至。

长安的盛景和繁华,苏御全都无心观赏,此时,这位儒家擎天,正规整衣冠,从行囊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紫檀锦盒,长身玉立,双手捧盒于腰,一步当先,三步一顿,目不斜视、庄重肃穆地向城内走去。

刘彦紧随其后,苏御一停,刘彦便拱手一拜。

五公之中,丞相吕铮、御史大夫谢裒、大将军陶侃稍落半步。

十二卿之中,太常皇甫敕星、光禄勋殷羡、卫尉常夏、太仆王述、廷尉刘遵、大鸿胪殷绍、宗正常钟嵘、大司农沈希言、少府赵于渊、大傅朱绰、常守青腾、财决司长刘成玉再落半步。

各府司直、长史、征事、曹掾、郎将、司马、都尉、少卿,呜呜泱泱,跟在十二卿身后。

整个帝国京畿中枢的官员,几乎倾巢而出,他们步伐整齐,没人敢喘一口大气。

寒李在大秦的壮举,举国皆知,苏御人过城门后,城内百姓鸦雀无声。

不知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声‘送墨门大侠上路啦’。

整座长安城立刻人声鼎沸,两侧百姓呼喊寒李名字的声音此起彼伏,杂乱粗糙的声音,渐渐由散乱变得整齐划一,一句‘送墨门大侠上路’,山呼海啸,响彻寰宇,白布白绫漫天飞舞,长安城仿若秋日落雪,悲如深冬。

朱雀大街的尽头,一座祭坛拔地而起。

早已备好的九丈九的祭坛之上,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另有招魂灯一盏,这是帝国祭奠王侯才有的待遇,今天,刘彦为寒李特设。

苏御将寒李送上祭坛后,便默默退出。

刘彦正冠肃衣,亲自奠酒,悼念祭文,悲道,“呜呼寒李,九州子弟翘首公归,怎奈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君亡乃墨家之失,天道之失。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呜呼哀哉!因撰兹文,追叙悲思,缅然长怀,风烈犹在。”

祭酒洒下,催开了天朝百姓的泪水,整座长安城悲哭恸嚎,连日头都不忍相见,悄悄躲在了灰云之后。

英雄之所以叫英雄,是因为他们的故事,会被世人永远铭记!

寒李,是英雄。

最后,祭奠寒李的仪式,在刘彦封寒李为墨候后,宣告隆重结束。

祭奠事了,苏御知道寒李生平不愿被天下宗法的条条框框束缚,谎称寒李生前有愿,婉拒了天子刘彦‘为寒李大修陵园,将其厚葬功德林’的美意,他将紫檀锦盒重新放入破布囊中,不咸不淡地说了句‘人间有情,落叶归根’,便迅速北出横门离去。

刘彦挽袖凝望,久久不肯离去,直至苏御人影消逝,才低叹萧索回宫。

万里山河,血浇筑,汉坛旌节,一抔热土一抔魂。

腰间悬剑,尊中酒,破敌金城,马革裹尸有何难?

苻毅,你他娘给老子等着!

终有一日,我刘彦要捣了你的天狼城,让你大秦的将士,为我墨家的英雄,陪葬!

......

长安北去十几里,繁华散去,数万棵青松翠柏的掩映中,有一片供奉大汉英雄豪烈的功德林,五虎上将、卧龙凤雏等万千英豪长眠于此,凛然正气直扑云霄,引得苏御驻立良久。

他带着寒李,缓缓入林。

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个不倒的生命;每一段铭文,都镌刻着英雄的足迹和誓言。他们胸怀“国之大者”,为了崇高理想,选择舍生忘死,用生命诠释汉家使命,用忠勇谱写赞歌,书写“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华章。

祭英烈,家国永念。或许真如刚刚身前走过的教书先生所说:铭记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前进不止,并使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苏御愧疚地摇了摇头,自己妄称儒家大贤,‘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坤乾’这一点道理,自己居然现在才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