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白衣主教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轻的四小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轻的四小只

张元:“我是,你是朱芳雨吧?”看着现在仅仅9岁的中国三分王,朱8,不禁感觉到了自己身上带着中国篮球崛起的重担。

张卫平走在后面说道:“小朱,别这么没大没小的,我身后的这三人,想必你也了解,我左边的这个是姚明,后面这个最高的是王治郅,右侧的是蒙克-巴特尔。”

张元看着还非常稚嫩的三人,姚明那标志性的面相一看就给人一种亲切感。而蒙克-巴特尔的面相则是典型的蒙古大汉的形象,比较有鲜明的特点。王治郅则是正常的亚洲人面相,属于大众长相,如果不是身高出众,丢在人群里面都认出来的那种。

朱芳雨目前的身高1米87,仅仅9岁就涨到了这个地步,不愧是篮球世家出身。

单涛此时直接走到巴特尔的身边,与其拥抱了一会儿,说道:“嗨,兄弟,好久不见。”

蒙克-巴特尔说道:“你小子,一声不吭的直接就来到了美国发展,打的还不耐,没有给我们中国人丢脸。”

此时单涛和蒙克-巴特尔两人相视一笑,也不在言语。

为了接他们四人,张元特意的从车库里面开出了定制的特大型的吉普越野,带着回到了阿科球馆。

有些看官,可能不了解巴特尔与单涛的兄弟情义,这里看看资料就知道到了:

单涛大巴特尔五岁,也比巴特尔早几年进BJ队,“我记得巴特尔1993年刚进BJ队时还是个小孩。第一次见他,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身高2.10米,眼睛炯炯有神,说话很直爽,就是蒙古人那股子豪气。”

在一个队,位置也相同,单涛会经常给巴特尔一些技战术指导,“刚开始他对一些篮下技术动作不了解,我就经常示范给他看。每次训练结束就跟他一起留下来单练,他很聪明,悟性很强,而且也很用心。”

单涛当年是国内第一中锋,在内线呼风唤雨十余年,初出茅庐的巴特尔只能做单涛替补。“我比巴特尔大整整五岁,不论在联赛中还是后来到国家队,一直走在他前头。那时我俩关系就很不错,性格也合拍,在队里称兄道弟。”单涛说。

但1998-99赛季后,单涛负气离开BJ队,这对“双塔”组合就此消失。单涛辗转四支球队,除了比赛,单涛和巴特尔就很难再有机会碰面了。

2002年巴特尔加盟NBA丹佛掘金,这对兄弟也就此分开了。“他去NBA后,我们的联系也都没有中断过,经常通电话。我们两个大个子,都是重感情的人,他也一直都惦记着我。”单涛说。

那赛季巴特尔从NBA回到CBA,单涛也是最早知道的,“毕竟NBA是别人的联盟,外来人的机会并不多。

当时巴特尔跟我通电话的时候,我就跟他说,回来吧,回到CBA后,他的水平肯定很高。毕竟在NBA打过,在信心、技战术、对球的处理以及命中率方面都比别人高出一截。”

单涛说,“以前巴特尔是我的替补,现在却打得比我好,这是运动规律,假如我36岁还能打得很好,那就不正常了。”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现在我们的感情还很深,但作为职业运动员都要打好各自的比赛。比赛中防守巴特尔,我很卖力。

感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为现在效力的球队打好比赛,至于私交不妨场下处理。我觉得他和我,以及那些老BJ队的人,还有像张云松,焦健这些小孩之间的关系也都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变淡。”

单涛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从我目前的身体情况来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我只能靠经验弥补身体不足。虽然我是现在CBA里年龄最大的球员,但经验也最丰富的,我要慢慢适应角色转换。”

单涛最羡慕巴特尔的就是后者圆了NBA之梦,“当年我是国内第一中锋,很想去NBA,但当时没有好的机会,和美国的联系也没有现在多。NBA是我的梦想,但付出未必能有回报。

96年曾有一个太阳队的经纪人找过我,还有一些大学找过我。但是因为条件不允许,最终都没有成行。”

“现在想想,从11岁到36岁,我很庆幸自己还站在球场上,还有人愿意出钱请我打球。现在我站在场上的分分秒秒都是最快乐的,享受比赛,享受观众给我的欢呼声和嘘声。有时候巴特尔跟我提起他还能打多久,我就告诉他,我都没退,你还年轻着呢。”单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