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廉颇传奇 > 第十二章 谋定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卷:封侯拜将 第十二章:谋定而动

贫苦大众的孩子踊跃报名童子军的状况持续了半个月,报名人数之多、报名范围之广在整个赵国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样的轰动不仅仅让赵国内部为之沸腾,更让其他国家为之警觉,一时间各国的政客、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北部的边陲小国。

新的危机、新的挑战能否化成新的机遇、新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之数。

深夜,廉彪在府内翻阅、整理着童子军的相关资料,王宫里的太监突然走了进来,廉彪觉察到有人到了面前,于是下意识地抬头观看:“王公公,你怎么来了?我府衙的那些手下也真是的,这么重要的客人来访也不通知我一声,也好让我提前准备接待才是。”

王公公笑道:“是我让他们不要前来通禀的,我这次是带着大王的密旨来宣你火速进宫,自然不必过于张扬了。”

廉彪答道:“事不宜迟,我现在就收拾一下随王公公进宫面见大王。”

两人快步从后厅走到后门,在路过后花园的时候王公公看到一个小孩正在一边单手倒立一边读着地上的竹简。他若有所思地问廉彪:“忠勇君,这小孩应该就是贵府的公子廉颇了吧?”

廉彪点头道:“王公公明鉴,确实是犬子。”

王公公欣喜地笑道:“贵公子小小年纪便知道充分利用时间,一边强身健体、一边饱读诗书,如此文武兼修,怕是日后成就要远在忠勇君之上了哦!”

廉彪笑道:“犬子平日顽劣、不好学习,只是晚上兴致来了、才刻苦一会儿,恰巧被王公公撞见,见笑见笑。”

王公公笑道:“虎父无犬子,忠勇君太过贬低令郎了。”

……

就这样,廉彪和王公公一路有说有笑地来到了王宫。

王宫的后花园里,赵武灵王看到王公公将廉彪带了过来,于是便眼神示意王公公将除了廉彪之外的一干人等全部带出去待命。

赵武灵王示意廉彪坐下,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给我写的关于童子军统计方面的奏折,我已经看过了。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穷苦家庭报名的人数很多,但是富绅家庭却很少有人报名童子军。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应对之策?”

廉彪点头说道:“臣觉得富绅地主阶级不宜用武力胁迫,否则容易使得国家统治根基不稳,因为这个阶级虽然只占了赵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不到,但却掌握着整个赵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财富。我个人觉得既然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童子军,那就算了吧,毕竟他们只占赵国总人口的百分二十还不到,而且富绅阶级出生的小孩大多也是娇生惯养的居多,入了军营之后说不定会因为适应不了军营的生活而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也许将这百分之二十不到的纨绔子弟纳入童子军营反而会打乱原本安分守己的那百分之八十的穷苦老实小孩的正常训练。”

赵武灵王喝了一口茶,长长地叹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国家要改革,首先苦的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若是国家改革成功了,首先享受改革成果的却是这群富绅阶级。为什么,世道是如此地不公平呢?难道这些富绅阶级就不能为国家的改革出一份力吗?”

廉彪听完,安慰赵武灵王道:“弱肉强食乃为自然法则亦是国家统治之法则。大王心中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公平正义之心、有一颗心系万民的宽宏博大之情,我想作为赵国的子民就算多苦多累也会将大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落到实处的。改革嘛,肯定是苦了大部分人的、笼络少部分人的、恩赐极少数人的、特别对待某一些人的,这样改革才能平稳有序地进行……”

赵武灵王听完之后,眼睛里突然满含着泪花,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摇了摇头道:“可惜寡人的大儿子太子赵章已经年过束发(15岁),要是他能年轻几岁,寡人定将他也编入童子军营和普通民众的孩子一样接受同样的训练。对了,我的小儿子赵何今年刚满十二岁,不如就将他编入童子军营和其他孩子一同受训,我觉得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历练、一种经历、一种宝贵无比的财富。嗯,就这么办了!”

廉彪听完之后,赶忙跪下道:“赵何殿下乃千金之躯,怎能与庶民之子同床共枕呢?万一敌国有奸细混入军营之中,意欲行刺殿下,岂非赵国江山社稷之大祸也?大王切勿有此念头啊!”

赵武灵王摇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当马牛。若是赵何命中注定活不长,寡人就算将他放在王宫之中千般呵护、万般宠爱,他也会离寡人而去;若是赵何能在少年时期经历一番洗礼,日后必能破茧成蝶、翱翔万里,到时候寡人的江山也许会重新考虑继承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廉彪听完内心自忖道:“看来大王想立第二个儿子赵何为储君了,大王如此隐晦地将内心深处的想法对我和盘托出难道是让我提前和赵国的新大王打好关系?算了,这事还是不要多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