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廉颇传奇 > 第四十五章 “智”关(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卷:封侯拜将 第四十五章:“智”关(5)

赵雍话音刚落,赵胜笛声便起。这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急如星火,众人的表情一会儿欢呼雀跃,一会儿又凝重异常……

笛曲过后,大家都陶醉其中,等过了许久才一一回过神来,纷纷拍手称好!

赵武灵王笑着说道:“赵胜啊!你的笛子吹得相当棒,寡人和众大臣都感动得要哭泣了。对了,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啊?寡人之前好像从未听过似的。”

赵胜跪道:“启禀大王,这是我刚刚创作不久的曲子,我才疏学浅,一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名字!”

赵雍兴致勃勃地又问道:“那创作这首曲子的前因后果,能不能说说?”

赵胜说道:“三个月前,我刚入军营不久,有一天晚上在宿舍反反复复难以入眠,于是***场散步,走着走着便想起了自己去世的父母,他们在一年以前被入侵的秦军残忍地杀害了,所以曲中带有很强的思念和很多的忧伤!”

赵武灵王又问道:“不过寡人从你的笛中不仅仅听得出思念和忧伤,而且还听出了奋发和图强。”

赵胜又回道:“是的陛下,我的父母已经离去,这是无法挽回的事实!虽然我很思念他们,也对他们的离去表示无比的伤感,但是人不仅仅只活在过去和悲痛中,更应该展望未来、迎接明天。只有在军营里面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在日后的战场上为我父母报仇;如果我们这些童子军都能遵循大王的旨意勤勉奋斗,那么我们赵国的明天会更加富强,只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像我这种父母被秦军所杀的悲剧才不会接连上演!是的,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所以我一定要发奋图强,为建设赵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赵胜话音刚落,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赵武灵王最后点评道:“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复杂,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多。但核心还是围绕着你本人展开的,不如就叫赵胜曲吧!赵胜是你的名字,也寓意着赵国必胜,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赵武灵王赐完名,底下的人纷纷在内心深处赞叹不已:“大王就是大王,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深莫测、高不可攀!”

在众人的掌声中,赵胜跪谢了赵武灵王的赐名。

10—12岁年龄组的赵胜展示结束,便轮到了6—9岁年龄段的廉颇展示。

赵武灵王在王位上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廉颇的到来,他转身望了望身后的廉彪。

廉彪跪答道:“启禀大王,刚刚微臣从考核官那里得知:廉颇跑到了山下,具体做了什么,考核官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就在此时,廉颇领着一众百姓赶了过来,廉颇带头跪道:“廉颇拜见赵武灵王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武灵王让众人平身,廉颇接着说道:“廉颇让陛下久等了,请陛下治罪!”

赵雍笑道:“无妨无妨,快让寡人看看你作品吧!”

廉颇应了声“好”之后,便将背在身后的“万民书”摊开在地。

望着白布上大小不一、形形色色而又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的字迹,赵武灵王惊叹道:“这……这……这是万民书?”

廉颇答道:“大王圣明,这是山下一万八千七百名住户联合所写的万民书。”

赵武灵王疑惑道:“他们为什么要写万民书呢?”

廉颇应道:“陛下,我本来打算在这一关做泥塑的,奈何我之前看中做泥塑的地方,白羽已经在那里做了。于是我便跑到了山下看看有没有适合做泥塑的土块和位置,就在此时我看到了很多村民在修缮屋顶,于是我不解地问了问村民为什么要修缮屋顶?他们告诉我说夏季多雨所以要加固房顶。我看到他们的屋顶都是茅草堆积而成的,茅草虽密但是有间隙,在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之后间隙肯定会越来越大,到时候雨水会止不住地通过房顶流到屋内。我后来问了村民,他们也说自己家的茅草屋顶前三年不漏雨,三年之后雨会越来越大,以至于要每年定期修理才能保证屋内的干燥。村民的描述也间接验证了我内心想法的可靠性。我平日训练之时观察军营里面都是用木材做顶,再布上一层防水布,这样即简单又实用。于是我大胆地想把这种做顶之法推荐给村民使用。他们起初半信半疑,但还是有一户人家愿意做了这样的测试,于是我们在房梁的上面铺了一层木板,木板上盖了一层防水布,防水布中间高两边低,四周有管道会把雨水疏散排出。虽然我们用了木板和防水布,但是我们并没有改变屋顶茅草的结构,这样从外观上看起来还是和之前一样,所以这户人家从外面观察并不会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然后我们模仿了一年的雨量做了防水测试,发现外面的雨一点也不会流到屋内,屋顶排出来的雨水通过管道流入农田,间接地灌溉了村民田里的农作物,为他们省下了一些农作的时间,他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测试成功之后,其他村民纷纷模仿这种屋顶,我也在里面帮忙修缮、设计,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村庄传到两个村庄、附近的村庄传遍了整个乡镇……这种新型屋顶便推广到了千家万户。后来他们问我是怎么来的?非要杀鸡宰羊款待于我。我说自己是赵武灵王陛下派到山下来做有意义事情的,现如今天色已晚,自己要赶回去复命,所以就不能留下来吃宴席了。村民又说:你做有意义的事情总要有个凭证,这样大王才能相信于你,不如这样,我们每家每户都派人在这白布上签个名字、不识字的就在布上按个手印,这样你到大王面前交差之后也就多了个凭据。等他们在白布上都签好名字,我欲回去复命,又有村民说道:现在有了物证,不妨再多几个人证,反正我们中有些人太阳落山之后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不如从中选出数十人陪你走一趟,一同面见大王,陈述经过。他们盛情难却,最终我带了一部分村民来面见大王您。——尊贵的陛下,这就是事情的整个经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