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廉颇传奇 > 第六十八章 痞民奴(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卷:封侯拜将 第六十八章:痞民奴(8)

廉颇发现:虽然“痞民奴”的比赛用牌都是经过精心制作和打磨而成的,但是细细观察这十张牌的背面纹理,其实是有所不同的。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就算一颗树上的孪生叶子,仔细看都能找出不同;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就算是双胞胎,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廉颇觉得自己应该能通过牌背面纹理的细微不同,然后猜出:这张牌究竟是地痞、民众还是奴隶?

其实看背面纹理,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观察,是一种细致入微,是一种日积月累……

前面十轮,双方曾经互换过五张牌,廉颇已经从手感、质地、轻重、纹理……等多个因素入手,对这些牌进行了一个综合性的考量。

不过现在赵奢的牌放在比试区,比试区离双方选手的距离都有一丈之余,用手感、质地、轻重这些因素来鉴别不同,怕是都无济于事。从纹理上鉴别倒是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廉颇的视力与常人来说并无多少不同,他的眼睛也没有自带放大显微功能,但他可以非常肯定地得出结论:此时此刻赵奢放在比试区的牌一定是一张平民牌……

廉颇究竟是凭借着什么这么判定呢?是凭的牌背面纹理线条的不同。

但是廉颇的眼睛并没有放大镜的功能,而且牌离他的可视范围有一丈之余,就算牌背面纹理线条有那么百分之0.01的差异,廉颇也是无法离这么远而精确地从每一张牌的背面分辨出对应的角色牌究竟是什么?

其实,廉颇是靠牌背面的纹理来分辨不同的角色牌——这点不假,但是廉颇并不是单凭眼睛的视觉来分辨不同的牌型,本质上是凭的一种“感觉”。说的再具体点就是:每一张牌背面的纹理通过光线射入廉颇的眼球,然后再由视网膜传递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会对不同的纹理有着一种不同的感觉。(这也就是:综艺节目《最强大脑》里面一些选手能够微观辨水、微观辨火……的原因。)

说到这里有人会好奇:廉颇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而正常人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呢?

其实廉颇出生于一个武将家庭,在别的孩子还在过家家、跳皮筋的时候,他却在学骑马,比射箭……

新手射箭往往是紧盯着靶心,左瞄一眼、右瞄一眼,然后调整了半天,才依依不舍地把箭射出去……这下了半天功夫射出去的一箭,结果因为自身以及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往往是以“脱靶”告终。

老手射箭(练了几十万、上百万箭),其实瞄准的时候仅仅只需要撇一眼靶子的大致方位,然后皮肤迅捷地感知周围的尘土率、

毛发快速地感知空气的流速和方向……没有迟疑、没有磨蹭,这一箭往往又快又狠地扎进了靶心或者靶心附近的区域。——这就是一种感觉,是经过几万次、几十万次、乃至于上百万次的训练而日积月累起来的感觉;是一种训练越多,愈接近“本能反应”的感觉……

当下的“痞民奴”卡牌比赛,廉颇就将平日里射箭而形成的感觉“套用”到此处,用之来“微观辨牌”。

廉颇将牌打入比试区之后,主裁判便揭晓了比赛结果,第十二轮第四局:赵奢以平民牌负于廉颇所出的地痞牌,廉颇获得1积分。

十二轮过后,现在场上的比分:廉颇积13分,赵奢积11分。

如今只剩下最后三轮的比赛了,执“4民1奴”劣势牌的赵奢有一次选择权。

如果赵奢选择,最后三轮的每一局比赛都先手出牌,那么他用奴隶牌战胜廉颇的地痞牌之后就会获得5积分;如果他选择出牌顺序保持不变,那么他获胜之后依然和之前一样获得4积分;如果他选择最后三轮的每一局都后手出牌,那么他本轮获胜之后将会获得3积分。

现在廉颇领先赵奢两分,赵奢最后三轮执劣势牌,每轮的赢面只有五分之一,换而言之:最后三轮,他能赢一轮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就算他内心想输,但是这么多观众都看在眼里,赵奢明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

如果他选择了后两种出牌方式,意味着最后三轮比赛,要赢廉颇两轮才能获得本次比赛的最终胜利,这对于执劣势牌的他来说是不可能的。

赵奢不得不选择第一种出牌方式,即:最后三轮的每局比赛都由他先出牌……

赵奢的这一无奈选择也是在廉颇的计算范围之内,因为只有赵奢在接下来的每局比赛先出牌,廉颇才能凭借“微观辨牌”的超能力读出赵奢放在比试区的牌究竟是何角色?换而言之:廉颇已经掌握了“痞、民、奴”比赛的最终结果了,他想输给赵奢就能输,他想赢赵奢就能赢;不仅如此,廉颇想在哪一轮的哪一局输都可以,廉颇想在哪一轮的哪一局得分也行——接下来的三轮比赛,其实就是廉颇一个人的表演赛,输赢他已心中有数,最主要的是控制比赛的节奏,给观众营造一个气氛异常激烈的比赛现场以及选手之间龙争虎斗的视觉盛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