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廉颇传奇 > 第133章 八国运动会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卷:封侯拜将 第133章:八国运动会2

起初众战车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但跑了一阵子之后,韩国的战车开始落后了下来,原因是这韩国处于丘陵地带,而且相较于其他几国而言财政也不富足,所以既没有平原开阔地带用于训练战马,也无多余钱财用来购买良驹,垫底肯定毋庸置疑。

接下来中山国也落了下风,因为这中山国虽然地处北方,也有洛大的平原用于训练战车,但是奈何主政者姬厝实在昏庸无能,就算资源得天独厚也依然弃之不用,久而久之便日渐荒废,沦落为战国八雄之末等位,不过阴险狡诈的中山国在自知战车方面赶不上赵国的同时竟然抛出了杀手锏,将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药水洒到了赵国战车的车轮之上。

接着掉队的便是燕国,燕国虽然地处北域与少数民族也有贸易往来,自己国家产的良马以及和其他族群置换的优驹也是十分可观,但奈何燕国前几十年一直政治局势动乱,新继任的君主姬平(死后谥号:燕昭王)还是在赵雍(死后谥号:赵武灵王)的扶持和保护下才得以在公元前311年顺利继承燕国国君之位,如今是公元前309年的春天,姬平继位才不到两年,此时的燕国也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人才流失严重、良马所剩无几,自然本国的战车在这八国运动会上会悄悄掉队了。

紧接着掉队的便是魏国的战车,尽管魏国是最先开始变法革新的国家(李悝变法),曾几何时它也继承了晋国的遗风一度是八大强国里面魁首般的存在,但百十年过去了,这个昔日的中原第一强国不进则退、腐朽难堪,士兵懈怠不肯训练、战车还套用的是一百多年前的旧技术,此时在八国运动会上哪还有不掉队的道理呢?

韩、山、燕、魏先后落了下风,齐、楚、秦、赵倒是方骖并路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在四百丈的位置,齐国开始慢慢落入了下风,这齐国不南不北且靠海面山有鱼米盐铁等重要赋税来源,可凭山海之财四处购得良禽宝驹,但奈何国内山地丘陵众多并不利于马匹与战车的训练,尽管马匹资质极好,车厢造型科学,车左、车右与车夫的训练也未太松懈,不过地理环境因素的掣肘却也成为了一大遗憾。

齐国掉队之后,楚国也心有不甘地离开了最前端队伍。

这楚国是当时八大强国里面疆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处南方雨水充沛,有大江大湖作为天然灌溉源泉使其境内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于三熟;山多海广便生出充分物产用于辨贵贱、调余缺;还有大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大量未投入产能的原始森林,它的优势资源实在太多太多了,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其他国家由于都过于眼红妒忌,所以称其为:蛮夷之国!当然,虽说蛮夷,但却富甲于天下,所拥有的战车装甲体量不下五万余乘。虽然战车的平均质量勉强良好,但奈何拥有之数过于庞大,巨量平庸战车之中也可精挑细选出百十乘极优之品用于比赛,所以楚国的战车在八国运动会上位列前三倒也实至名归!

接下来比赛的几百丈便是秦赵两国战车的胶着时期,其中秦国地处西北,匈奴、戎狄、义渠等北境外邦常产宝马,秦以此天时地利之便自然优马秀驹数不胜数。加上秦国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中间又有一开阔的关中平原为其得天独厚的厉兵秣马之所,且周围物产丰富江河纵横,使得秦国之马不仅高骏有力而又膘肥体壮,秦国之兵不但英勇善战而且虎背熊腰。

当然赵国在练马养兵这一块目前也不逊色于秦国,特别是赵雍实行“胡服骑射”、“童子军训练营”、“屯耕戍边”等一系列举措之后,更是让赵国的军政实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赵国的地理位置虽不如秦国有四面环山的天然屏障,但赵国人贵在吃苦耐劳,他们一代又一代辛苦建造的百里城墙也能极大抵御住外邦的入侵以及中原各国虎视眈眈的野心,赵国与蛮、夷、胡、貉等异族接壤,这些异族之地也都盛产金马银驹,加上赵国祖上的赵简子就是相马能手,家臣伯乐更是靠一双慧眼闻名于世,所以赵国之马既有雄极当时的金紫之品,也有后发先至的潜能无敌。此外赵国虽少山川屏障但多开阔草原,加上先祖无可比拟的选马、练马、砺马、配马之秘术,使得其万乘之车足以匹敌他国十万、百万辆战车……金中选赤、高里挑峰自然也便金有足赤、登峰造极。

其实细细论及自身优势,恐怕赵国战车要略强于秦国战车,但是之前中山国战车落后的时候车上士兵甩出的腐蚀性液体正在悄悄侵蚀着赵国战车的车毂和车辕,虽然赵国车夫在此时已经发现了行进过程中的异样,但是比赛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此时勒马停车下去检修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行至700丈的时候,赵秦两国的战车依然是不分胜负,但赵国马车的轱辘已经滋滋作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