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林涛有些好奇,这两个现在应该没啥关系的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
难道是臭味相投,大家都是患难兄弟?!
不过,这也不是林涛所关心的,有人来给他送脸过来打,他为什么不去狠狠的扇几巴掌?!
……
不久之前,蚕丝订单已经被炒到天上去了,当初签下蚕丝订单的人,谁又能负担的起呢?!
蚕丝订单用‘期货’来比喻更为恰当。
不到时间,蚕丝交不出来,自然而然的就交不了货了。
而经过林涛一番炒作,迫使二房和乌家不得不价码跟上,因为他们笃定岁布生意,他们两家势在必得,有利可图。
而林涛他有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做后盾,而且还有这对整部剧情的了解,以及远超于现在的经商知识。
哪怕是蚕丝价格上涨到二十五倍,甚至是三十倍,他都不带眨眼的。
至于说利益,若是武朝打算继续缴纳岁布,那这个价格就无利可图,若是武朝打算北上伐靖,这就是在给自己送钱。
而以布行起家的乌家和苏家二房,都被蚕丝的期货榨干了他们的流动资金,甚至还找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
这也只不过是下了定金,剩下的货款还没结清呢。
一匹蚕丝的价格被炒到了三千六百文,乌家囤积了五十万匹,苏家二房囤积了三十万匹,一共八十万匹蚕丝。
总价格达到了二百八十八万两白银!
单单是乌家就一百八十万两白银,就算乌家家族底蕴深厚,也不可能交付全款,那就不要说苏家二房了,能把定金交下来,那都算不错了。
而乌家和苏家二房遇到的问题是货物已经进了他们的仓库,可岁布停捐了……
这之前欠下的货款必须补齐,地下钱庄的高利贷也得还上。
但满满一仓库的蚕丝,此时就是连低价一百五十文都卖不出去,就别提还钱了。
而且就算是有人要买,这一下子也买不了这么多蚕丝。
于是乎,苏文兴就去找了乌启豪,让乌启豪这个大怨种走在前面,来给林涛低个头,认个错,自己这点小事儿,捎带手的提上一嘴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