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春惊寒食 > 第九十九章 永生者的来信;汉丽宝公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九章 永生者的来信;汉丽宝公主

朕从中受益良多。

但此次却是满剌加王子亲笔写信给朕,朕认为,如果不救,会让天子之威受损,外邦会认为大明软弱可欺,永乐间建立起的朝贡体系也会失去信用,以后外邦间攻讦、乃至骚扰大明的事件甚至会变多。

但如果救,满剌加远在千里之外,即使调遣最南端的广东水师、从广州出发,沿郑和下西洋的航路也要数月才能到达,船队花费甚巨。朕刚登位不久,内外都不安定,朕也担忧,会将事情闹大。”

徐溥道:“陛下说得极是,正好综合了丘大人和刘大人的意见,这实在是个两难:不救有损国威和长期利益,而若救,怕是劳民伤财激起巨变。”

朱佑樘道:“若是朕一定要救,众卿可有举重若轻之法?”

刘大夏道:“臣不才,有一言进。既然满剌加局势不明,远水救不了近火,那何不就近取材?昔日郑和下西洋,太宗敕封施氏旧港宣慰司。后因继承权争端,太宗误以为父位子继,错封施济孙,后郑和再下西洋时,亲自拜访施二姐,才改弦更张、拨乱反正,将大明旧港宣慰司总督封给施家实际继承人施二姐。因此在此事之上,郑和与施二姐有不错的交情。不如我们先去寻访施家势力,若能得到他们援手带路,对于控制满剌加的局势想是有帮助。”

周敏静道:“可这施二姐统治旧港,已经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现在旧港可说一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旧人不在,局势未知啊。”

刘大夏道:“既然如此,就更不能贸然以大明水师的名义官方而下。这几年,虽然有海禁,但浙闽粤一直有生民向南洋偷渡迁徙,不如在闽粤招募水手,以民间商船的名义先去侦察。南下满剌加的东北季风要冬日才有,如今五六月份只有北上的西南季风,我们的人也要乔装改扮白衣渡海,待到情势明朗之后再做打算。”

朱佑樘道:“好,刘尚书可有有用之人推荐?”

刘大夏道:“郑和下西洋时通事马欢,会稽人、通晓多国番人语言;费信,昆山人,顾璟,太仓人。费信后人费大通正在周侯爷麾下。”

朱佑樘道:“既然如此,一事不烦二主,朕让御马监沈自丹牵头,请绥远侯协助。刘尚书请总系浙闽粤水师,留出机动力量,如果需要火力支援,随时待命。自丹,记住了,这事儿一要办得隐秘、不许闹大,二要办得漂亮,要扬大明之威怀大明之仁德,三要办得巧,要省钱。”

众臣都领旨称是。

出门。丘濬一甩手:“徐首辅,怎么能容陛下如此胡闹?满剌加海上之国,千里之遥,靡费财力,陛下刚刚登基,一切都未稳。我看他这样大举动兵,是想重蹈土木堡之覆辙!”

徐溥连忙:“嘘嘘嘘,陛下不是听了你的,怕花钱、怕闹大、不敢大举兴兵吗?我看陛下心意已决,人选心中早有数了。”“先帝时西厂的那个太监?汪直都去南京扫地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到今天的!”徐溥示意他不要再说。

刘健却道:“丘阁老,我看陛下谋略深远、小试牛刀,倒比某些冢中枯骨有太祖太宗的气魄。陛下登基以来,仁政可比文景,因此民生逐渐繁荣。你却不知,若通往南洋、印度、天方的航路中断荒废,经济衰退,这茶丝瓷器如何换来真金白银?江浙丝卖不上价,云南茶卖不上价,丝农茶农拿什么交税拿什么赚钱?何谈藏富于民呢?”

殿中,内阁退去,只剩下朱佑樘和沈自丹。

朱佑樘道:“自丹,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厉行勤俭、不置后宫,朕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知道生民之难。要救帕杜卡王子,除了政治上的考虑,我还有一点私心,就是看在他对母亲的纯孝。

汉丽宝公主和朕的母亲一样,都是为了两个民族的团结、为了让两个山海相隔的陌生人变成一家人,远远离开家乡,去到连一个亲人也没有的地方,也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失去生命。芸哥儿,我会成为一个最好的皇帝,当史书提起我的时候,他们不会说,一个苗瑶的蛮夷女子生下一个没有用的人,他们会说,她生下了一个伟大的君王。”

沈自丹道:“孝穆皇太后一定会以陛下为荣,她的名字将因为陛下的缘故,永留史册,人人称颂。”

朱佑樘抬头,眼中已有了泪光:“芸哥儿,我好想再见她一面。我一定要药师之泪。”

沈自丹俯首贴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陛下是大明的帝王,奴婢万死不辞,一定为陛下寻得药师之法!”

(勇士变恶龙,沈自丹你看看你现在这个对孩子保护过度的样子不就是万贵妃二号吗)

******

“戈大姑娘,绥远侯府有请。”几年不见,破敌像是雨后拔节的竹子,已经由一个总角孩童长成了比戈舒夜高一个头的少年。穿着水师的皮甲,威风凛凛、礼节俱全,只有眼睛里冒出活泼的光还能显示出他的少年之心。破敌一见了舒夜,仿佛是委屈坏的小孩见了亲人,竹筒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地开始絮絮叨叨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