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帝国再起 > 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此做着的,并不只有他们这一支部队,乃是那一遭与会的众将的共议,唯独瞒了一个王兴,实在是因为那厮与连城璧走得太近了,而且也太听那文官的话了,现在根本不好说连城璧对此是一个什么态度,以免打草惊蛇。

队伍还在不断的前进着,时间也在不断的推移着,他们出发时已经是半夜了,渐渐的,距离天光放亮越来越近了。可是没过太久,就着这一队如长龙般的火光,一起快马直奔而来,惊了队伍一惊过后,来人便直接被带到了那军官的面前。

“大帅有令,行动取消。”

来人是军官直属上司的亲兵队长,带来的命令却是让他不由得为之一愣。他是最知道个中细节的,这一番的谋划,本就是他们的大帅起头的,很快的便说服了其他的将帅。这其中,孤立王兴,也是有借此事来扩大他们的影响力的用意。可是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了,甚至第一批的百姓估摸着应该快到那河南岛了,谁知道始作俑者那边却突然有了反复。

“怎么回事,怎么说取消就取消了?”

这里毕竟是李定国的控制区,他们大半夜开始行动,也不乏有害怕惊动其人的心思在。这么熬了大半夜了,换做是谁也难以接受就这么无功而返。可是话问出去了,得到的答案却是督师郭之奇和总督连城璧有令,严禁他们骚扰百姓,他们的大帅看着已经惊动了这二位爷,便只得是就此罢手了。

“什么狗屁督师,咱们缺粮缺饷的时候见不得他出来发给,这时候咱们自己动手了,他倒跳出来唱反调了。怎么,粮荒的事情,他负责不成?!”

军官怨气十足,说起来,今日之粮荒,与去岁明军征战粤西,但战事始终不得抵定,对于民间就少不了骚扰,有征粮征丁,也有就此扩军,以至于民间的农业生产受到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除此之外,广州城破之后,李定国、郭之奇和陈凯三人代表参战的三派明军进行了分赃。李定国和陈凯还好,麾下都是一个系统的部队,奖赏、分配,都是恩出于上。可是到了粤西众将那边,郭之奇和连城璧虽说是极力斡旋,但也少不了你争我多,为此扩军征兵的步子就停不下来了,更进一步的导致了民间劳动力缺乏,以及农业生产的下降。

大战之后,必有荒年,这是现实问题。他们既不肯压缩已经扩大了的军队,化剑为犁,又不似陈奇策、李常荣那样与陈凯早有默契,能得到不同程度上的补助。哪知道现在阴陈凯一把,反倒是被陈凯的政敌给拦了下来,也是无话可说。

军官对此很是不满,但是军令难违,也只得下令放那些百姓自行离去。但是,出来忙了这么一大趟,不捞点儿什么回去,总觉得亏了似的。于是乎,军官下令部队原道返回,往那村子里搜刮一番再说。

广州南部的骚动戛然而止,广州城那边,城市的生机仍旧在不断的恢复着。陈凯虽说是保证不插手广州城的民政事务,但是这么多的百姓都是从粤东、闽南回返的,李定国幕中现阶段负责广州民政事务的幕僚金维新又不可避免的要与陈凯不断的接洽,才能确保进行的顺利。

“有这些官吏参与,确是得心应手了太多。听说,他们这几年在潮州和闽南也都是做着这些事情的?”

“是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原本在广州时就是本地的基层官吏。到了潮州,正好派上用场,就一直这样下来了。”

府衙之中,陈凯与金维新对坐详谈,聊的却是随广州百姓返回的那些广州本地出身的官吏。他们潮州和闽南时都有着很丰富的行政经验,比起李定国的幕僚,比起郭之奇、连城璧他们刚刚提拔起来的儒生们,这些官吏显然更明白行政事务到底要如何处置。

话,陈凯轻描淡写的说来,不过当年潮州府的土客之争也是闹得不小动静,逼着陈凯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猛攻苏利,拿那个当地硕果仅存的最大土寇下手,才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从而镇住了互斗双方以及在北面虎视眈眈的郝尚久。

随后,又是按照籍贯分区管理,又是新设了两县的地盘,还往闽南那边输送了一些双方的读书人,更少不了赌咒发誓了一番,才总算是把骚乱平息了下来。倒是三年后的今天,这些广州籍的官吏回返广州城,当即就起到了基层管理的作用,在陈凯的暗示下竭力配合金维新的工作,成绩颇为显着。

投桃报李,金维新也已经将这些广州籍的官吏安插在了广州府以及南海、番禺两县的衙门之中,以便于更加名正言顺的发挥作用。

同样是武将幕僚出身,陈凯和金维新虽说是官阶差别很大,但却还是会将对方视作为同侪之人。出身,以及那着名的科举鄙视链,使得他们与正统的文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隔阂二字。只是,陈凯与粤西文官集团之间的隔阂已经明朗化,并且早早的进入到了斗争的阶段,无非是还没有你死我活罢了,而金维新那边还没有到那个份上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