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大晏缉仙司 > 第一百五十九章 郑子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荣非的话让郑子秋申请一怔,心思如电只是运转了刹那,而后微微一笑道。

“不愧是皇帝亲封的天下第一名捕,佩服!佩服!不过能否请荣捕头为在下解惑,我自认隐藏的很好,没有留下任何能够泄露踪迹的线索,你又是如何找到我的呢?”

“这就承认了?不尝试狡辩一下吗?”

荣非没有解答郑子秋的疑惑,反而是饶有兴趣的反问道。

“若无十足的把握,想来荣捕头也不会设计让在下自投罗网,无谓的辩解不过是耽误时间罢了,没有那个必要。啧,果真是好酒。”

郑子秋取过酒壶将空掉的酒杯倒满,仰头一口喝干后,笑着摇头说道。

“呵呵,若非你做下的那些十恶不赦的罪行,但凭这股洒脱劲,但也不妨与你交个朋友。”

荣非也重新倒了一杯酒,一边小口嘬着一边叹道。

“欲成大事,当行非常之手段,小小的牺牲无可避免。”

郑子秋蛮不在乎的答道。

“小小牺牲?这些年经你之手买卖的人口怕是有几万人了吧,也就是几万个家庭被生生拆散,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你是如何做到面不改色说出这种丧心病狂的话来?”

荣非愤怒的质问道。

“自我五年前来到京都,共有两万九千六百三十三人卖出京都,六千六百七十四人卖入京都,共计三万六千三百零七人。其中十四到二十四岁只见的女子两万四千七百八十九人,孩童四千八百八十七人,俊美男子六千六百三十一人。”

郑子秋条理清晰的报出一连串的数字,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似乎那只是一串数字,没有生命的数字。

见荣非眼中的杀意越来越浓,郑子秋微微一笑道。

“荣捕头可知去年一整个冬天,京都城外冻饿而死了多少人?”

荣非一愣,他如何知晓这些。

“三万四千余。这是今年三月开春时,负责城外安置流民的官员于金銮殿上汇报的数字,并还喜称此乃盛世才有的光景。但实际的数目却是远不止这些,我曾亲自绕着京都城走马观花大略数过,保守估计不会少于五万人。

荣捕头有没有觉得那位官员面目可憎?可事实上照比往年的官员,这位已经算是有些良心了,只是瞒报了不到两万的数字。

前年从十月初七京都降下第一场小雪直到第二年三月初三,京都城外因冻饿、疾病而死的百姓估计有七万之多,而上报到先皇那里时却只有两万之数,足足瞒报了近五万。往年也多是如此,朝中知情的百官也已是见怪不怪,跟着一起欺瞒老眼昏花的皇帝。

听闻荣捕头与刚刚卸任的首辅之女刘映蓉乃是知交好友。刘映蓉虽为女子却是喜爱政事,相比对此应略知一二。荣捕头若是不信在下所言,不妨去问一问她。”

荣非的确对郑子秋的话有所怀疑,可理智有告诉自己,郑子秋完全没有说谎的必要。

见荣非脸色变换,哑口无言,郑子秋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荣捕头可听闻过十年前的惇州大灾?”

“略有耳闻。”

荣非心中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答道。

“你可知惇州大灾死了多少人?”

“额…”

这个却是荣非一直无法确认的事情。

朝廷下发的邸报和地方上的县志之中甚至连惇州大灾都没记载,更何况是统计具体的伤亡人数。

只是一直凭着感觉猜测,伤亡人数应该十万上下。

“大灾发生之前,惇州在册户籍二十余万户,人口超百万。大灾过后,周边的州县共计接收灾民不足三十万人。”

荣非呼吸变得有些迟滞。

按照郑子秋的说辞,惇州大灾岂不是最少死了六十多万人!

“你…是如何知道的如此详细?”

荣非忍不住问道。

话说出口,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是那般的沙哑。

“因为我就是当年侥幸活下来的那三十万人中的一个。”

郑子秋面色如常的笑着答道。

“那年我十三岁,亲眼见证了一切。大灾如何发生,人们如何逃难,周遭州县的官府如何将灾民拒之城外,任其饿死、喝死、病死…

又是如何血腥屠杀想要冲进城中寻求一条生路的同族。再之后,又是如何千方百计地遮掩、篡改、抹去,试图让这场灾难犹如从未发生过一般。

当年我本是要被官府与其他年龄相仿的孩童一同送往北境边关从军的,却是侥幸半路逃脱才活到如今。也是从那天起,我于荒野之中对惨死的亲人发誓,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可这又与你在京都犯下的恶行有何关联?”

“因为我要改天换日啊。朝廷既然不将治下的子民当人,那便换一个更有良心的朝廷。京都城是大晏的中心,欲灭大晏,必先毁京都。可京都城又被五绝大阵庇护,要毁掉京都城,就要先破去五绝大阵。五绝大阵依靠气运运行,那我便想尽各种办法和手段,削减京都的气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