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断刃行 > 第733章 沧溟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路走走停停,唐国境内的路程,比之前见过的其他地方要好很多,或许当初他们在秦、商两国的时候他们就走一些偏僻的小路,人迹就少。不过,偶尔路过一些小村落与唐国这里还是不少的差距的。

沿着江边行走,因为没有了马匹,也不着急赶路,而且言羽也想着看看唐国更多地方的现状,是不是都像岑塘湾那般,他们也没有选择繁华的大城,基本都是一些较小的乡镇,乡镇这样的地方都做好了,那其他大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两人经过的那些小地方,也有这一些生活条件不如岑塘镇的,这些地方可能是朝廷顾及不上的,毕竟政策的东西,不是皇后那说怎么做就立马做到的,得一步步来,如今的状况,唐国已经做的相当的好了。又或许这些地方本就是“穷山恶水”,很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这里的人,他们的祖先原本就是为了利用这里的“穷山恶水”来逃避一些恶官霸权的剥削才选择这里的,如今的人还不太愿意相信那些当官,没有选择走出,继续生活在这里。

不过他们的生活也有一点点的改善,毕竟他们不是言羽先祖那些人,选择的几乎是完全避世的地方,他们很是和外面的人保持交流的,年轻人接触过了,自然就会把好的事带回来,就剩那些被迫害过久的老一辈还选择观望。

总之,陈陌到那些地方,那些村民不是绵阳见了饿狼那般害怕,找点水和喝,那些村名还是挺热情的。

又过了将近一个月,天气也越来越热,陈陌和言羽来到了九曲江的入口,入口处有一处重要的城镇,沧溟城。

沧溟城以前可是一座由武林高手坐镇的城池,陈陌当时东渡千礁岛时,就听闻过,是一个比较中立的地方,每年也向朝廷交税,多少看心情,以前的朝廷对他因为各种原因也听之任之,反正它也没说要独立成国。

那时候东海王想让沧溟城城主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事成之后诸多赏赐,城主都没答应,这样不少江湖人称这城主高风亮节,不与朝廷同流合污。

新帝登基之后,朝廷终于是对这个地方动手了,手段还是挺仁慈的,城主可以继续生活在沧溟城,但手中的权利全部交出,由朝廷接手管理。

这可让城主不愿意了,沧溟尘已然成了他的一个势力老巢,怎么能让人鸠占鹊巢,不止城主不愿意,连生活在这里的江湖人士都不可以了,这里是许多江湖人士视为“江湖桃园”,这里一切规矩都是江湖规矩的浓缩提现,没有一点朝廷的影子,这就就像一个纯粹的江湖,一切矛盾以实力说话。

所以沧溟城,不仅是城主的沧溟城,也是城里居民的沧溟城,就算城主交出权利,这里的居民也不答应,反正这里的人主打着,税也交了,还想咋的,逼急了,这一城的人都跑去长京给你闹个鸡犬不宁,毕竟这里的人是江湖之人,不是什么正规军,闹完就跑路,各个身手不错,要抓也很难,等你以为事情结束,又来闹。

这样的声音传到长京那,确实让收腹这里的事暂时放下,这让沧溟城的人得意洋洋,还说这皇后也就这本事,就只有会说说的份,还不是拿他们没办法?

这件事,当时也让江湖人士大感畅快,有了和朝廷硬抗到底的决心,继续过着他们那种自由的生活。

江湖人的自由,不是一种错,错的是一部分人认为的自由却危害了别人的的自由,特别是无辜百姓的自由,这样迫害他人自由而形成的自由,根本不是自由,但那些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或者他们认为这才是武力强大而自由的意义。

然后这样的事没过多久,沧溟城的格局就发生了变化,那一天,由上官明月携领几个武道高手问剑沧溟城,既然沧溟城喜欢讲江湖规矩,那就以江湖规矩解决,无比同时,沧溟城外,有韩子阎的千阎军包围着,要是城里的人守江湖规矩,千阎军便与上官明月等人剿灭这些天天把自由挂嘴边当理由的人。

只用了三天时间,上官明月带来的七人,就把沧溟城城主为首的的这些实力强悍者给打趴下,让他能接受了朝廷当初提出的条件,朝廷正式接手沧溟城。

至于鸠占鹊巢之说,更是可笑,他们这些江湖人才是鸠占鹊巢之人。经此一事,江湖之人也知道了一些朝廷的武道底蕴,那些江湖势力也有所收敛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在之后的活动之中,也小心几分。

话说回沧溟城,如今的沧溟城依旧保留了这之前的特色,这里的江湖气息依旧很浓重,虽然受到了很多规矩的制约,但后来继续生活着,其实也发现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以前一言不合就拔刀相见的场面变成,一言不合,城外见。

城外有很大一片开阔的地方,那里非常适合打架的地方,适合各种干架,当然这也只限制于四境以下的小规模打架,像两个大势力的那种干架,也只能派出代表,不能大规模群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