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畅游武侠诸天 > 第一百七十章 大朝会 拟出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章 大朝会 拟出兵

对赵明渊来说,自是恰好相反,这一仗打得越快越好。

首先,两面开战乃是大忌。

两方一起打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主攻一方,另一方派兵驻守防备即可。

至于选择攻打哪一方?

虽然众人分析得也很有道理,其中利弊也在争论之下逐渐清晰了起来,但赵明渊还是决定先打李唐。

虽说先易后难也是一种打法,可在赵明渊眼中,李唐对他的威胁远不是窦建德可以相比的。

且不说李世民有天命加身,天策府名将云集,单是秦国以关中之地横扫六国这份地利,就让赵明渊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唐继续发育下去。

因此,赵明渊最后一锤定音,决定先攻李唐,再灭窦建德。

见赵明渊主意已定,众人终于不再争执。

既然赵明渊执意要先打李唐,那就打呗!

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虽然李唐获得了关中门阀的支持,也确有地利,但是窦建德却也不弱。

两者差别不大,无论先打哪个,都是一场硬仗。

只不过,这些进言先打窦建德之人,确是真心实意为大明着想,还是在为李唐张目,那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主意已定,先打李唐,那么接下来便有得忙了。

想要打一场仗可不容易,可不是赵明渊上下嘴皮子一合,下令开战,下面直接那么简单。

其中细节多不胜数,方方面面都需要详细考虑,这也便是所谓的庙算。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想要灭唐,初步估计大明需要派遣精兵十万。

而要保证这十万精兵的后勤粮草,却需要二十多万的民夫运送。

单此一项,便要详加考虑。

幸好,赵明渊占据中原腹心之地,户口殷实,粮草也不缺,还不算困难。

可是也要考虑,短时间抽调大量军队造成内部空虚所带来的影响。

北方的窦建德会不会趁此南下呢?

这自然是要考虑的。

因此,北方重镇需要一员大将前去驻守,防备窦建德。

甚至要保证,若是窦建德当真引兵来攻,能够拖延一段时间,阻拦他南下。

对于这一点,赵明渊却是直接任用李靖,由他率兵驻守北方。

当然,南方几郡刚刚归降,自然也不能放松警惕,赵明渊准备就让宋缺坐镇。

至于攻打李唐,这决定天下归属的一战,自然由他来御驾亲征了。

一声令下,各部门立即紧锣密鼓地行动了起来。

虽然此次大朝会的情况赵明渊并未向外公布,不过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即便是洛阳城的百姓,都察觉到局势忽然紧张了起来,意识到可能是大战来临。

而作为硕果仅存的李唐和窦建德两股大势力,自然时刻关注着大明的动向。

因此,很快这一消息便被双方得知了。

当听到大明接下准备西征李唐,窦建德不禁松了一口气。

对他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如今虽说三足鼎立,但窦建德却明白,三者之中属他面对的局势最为恶劣。

南有大明,北有突厥,甚至西边还同李唐接壤,可谓是处于四战之地,腹背受敌,根本不敢全力向外征伐扩张。

如今,既然明唐即将开战,那么正好趁此机会大肆发展自己。

早就看北边的高开道不顺眼了,就打他吧!

也好让明唐不要忌惮自己,放心地大战,等他们双方疲惫之时,再伺机而动。

至于李唐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不过,幸好他们早就有此心理准备,更何况有函谷关天险以为依仗,倒也不慌。

得闻消息,一边派遣使者向四方求援,一边招募士兵,修葺城墙。

李唐士兵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应对大明的入侵。

此番大朝会后,大明虽然一兵未发,但整个天下的气氛却因此乍然一变。

百姓虽不知道详情,却也明白大战将起。

无论大明是攻唐还是攻夏,都将是影响整个天下格局的一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