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重生之娇宠小军妻 > 第225章 仓禀足而知礼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轨应该怪谁?世人一直在争论,但是一直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这个时代,都是上门打小三。因为不敢打自己家男人啊!自欺欺人的认为,打跑了狐狸精还是完整的家庭。

后世有人提出,出轨的责任出轨者本身占的原因更大一些。因为没有了小三,还会有小四和小五……直到小N。

那个大名鼎鼎的“且行且珍惜”,和“宝妻”。就说明,对待出轨者,世人仍是对男人更宽容,对女人更苛责一些。

这个年代也是,所以正妻都是理直气壮的找上门。至于是不是真有其事?真相反而不重要。

理智些的婆家,在没有捉双的情况下,会护着媳妇。

当然也有查明真相后自己家关上门慢慢整治的。这样做至少面子保住了。

当然也有确有其事选择忍气吞声的。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家里穷娶不起媳妇,不忍气吞声怎么办?仓禀足而知礼节。这也是古代严苛的礼教之下,为什么还有男盗女娼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糊涂虫,愿意捡个颜色鲜艳的帽子往自己个头上戴。

对女人最严苛的一句话:面若桃李则需冷若冰霜,不冷若冰霜必有奸情。这句话想想都让人周身发冷。

那个聪明的婆婆奶奶,一锄头把孙子头上的颜色帽子给锄掉了。

没有捉双的情况下,如此坏人名声,不打还待如何?

事实如何没人知道,或许有人还是会拿这件事情来说道。但是只敢私下说,还怕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给自己家招祸。

乱传这种事情,被传的人去传谣的人家上吊的也不是没有。

尤其在这个半封建的小山村,妇道大过天。多得是女人上吊、投河自证清白。用生命和血泪维护的东西。

对于捕风捉影的所谓奸情,忍气吞声反而显得心虚有鬼。闹腾一番反而能摘除嫌疑。

世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你没事为什么你不敢闹?

混蛋逻辑就是如此混蛋。

陆何两家召集了各自的近房族人,由陆家大伯和伯娘带领,杀气腾腾的往齐麻子家杀去。

不管在何处,哪个年代,这种带点桃色的小道消息都是最博眼球的。

君不见后世的网站新闻,都是某某、xx明星的感情纠葛。

今天跟这个好了,明天又跟那个分了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一干看客看得津津有味却辨不清真伪。

所以这件事情,堪称水洞村本年度最大的新闻。相当于后世的头条、热搜。霸榜数年。

直到几十年后,参与的老人相继离世,年轻人青丝染上白霜,仍被人偶尔拿出来说道。

把事件当事人之一何凤英拿出来当反面教材,告诫后人不要拿这种坏人清白的事情造谣、传谣。

齐麻子家为了霸占马氏家的宅基地,所以房子一直没有正正经经的开始建造。

一家人都住在窝棚里。后头堂屋才建到一半。

屈氏伯娘嫉恶如仇,喝令族人:“全都给我撅掉。”

时人的大仇,杀父夺妻。其次,扒屋砸灶。

屈氏一声令下,儿郎们如狼似虎上前。一会功夫,齐麻子家的窝棚和建到一半的房子就被当成违章建筑一般彻底拆除了。

围观的人交头接耳,不知道他们这是唱得哪一出。

“这得是多大的仇怨啊,这也太狠了。”

“又出什么事啦?他们老太太那件事不是都偿过命了吗?”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古来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罪不及妻女,也没有偿过命还不依不饶的。

“不会是那事,肯定又出别的事了,没看到何大孩和马氏也跟着过来了吗?”

在闹闹哄哄中,齐麻子家的人试图阻拦都被制住没法动弹。齐麻子知道陆家和何小西家过来的原因,只是坐在地上哭并不说什么。

族人聚族而居,就是为了有事的时候能遥相呼应,互相帮衬。所以齐麻子家的近房,虽然因为前头的那些事情跟齐麻子家生了隔阂,但是出了这样骂上门、打上户的事情,也不能装没事人一样不吱不吭的。

他家近房虽然心里不情愿,还是出头出来帮着过问。

只是不像是出头的,反而是像帮着调解的。

“他大奶奶,你们这是因为什么事?有什么事咱们坐下慢慢说,您老先消消气。”

基本也差不多了,听人劝吃饱饭。既然有人出头调解,屈氏也不会不依不饶,让旁人难看。

“他大哥,这事真不能怪我家生气,搁谁身上都是死仇,但既然你开口了,就给你个面子。”

招呼众人:“停下吧,都过来吧。”

出头那人摸摸额头上的汗,这都是被死仇二字吓唬出来的。

闹这么大的动静,陆家肯定不会说假话。这事可不好收场啊。咂摸咂摸嘴,有些后悔多管闲事。

可是既然已经管了,也没有中途反悔的道理。

只能硬着头皮管下去。

这人也不傻,怕一个人撑不住这件事,回头就把跟着沾点边的族人都拽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